刘高华为油位计装防雨罩
□尹志 本报记者 苏东华 文/图
在国网绵阳供电公司有这么一个部门,他们担负着绵阳电网110多座变电站的检修工作,风吹日晒,早出晚归,粗糙的双手、黑亮的脸庞是他们的“名片”,一年四季都坚守在检修现场,被称为变电站的“外科医生”。53岁的检修试验变电检修一班班长刘高华,虽然学历不高,却拥有多项创新发明专利,有人称他为电力战线上的“李云龙”,保持着从事变电检修工作36年安全生产零事故的记录。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变电站的排头兵。
太阳下的“问诊”
近日,记者在安县文胜西路110千伏西岩变电站看到,7名身穿工作服的检修人员正在为变电站进行例行“体检”。每名变电检修人员头上都戴着安全帽,手上戴着厚厚的手套,由于气温很高,豆大的汗珠顺着他们的脸颊往下淌。“不管天气热不热,工作都得认真去完成,丝毫马虎不得。”刘高华说,盛夏时节,变压器表面的温度有时会超过60℃,站在变压器上检修,就像站在烤热的铁板上。
“请给我拿一颗三号型的螺丝。”在2号变电,刘高华和同事正在作业,为油位计安装防雨罩,以便更好地保护电力设备。记者注意到,他们每使用一个工具,都会有专人往上拿,各项操作严格规范。“防雨罩是班长发明的,防止重要电力设备被日晒雨淋。”检修人员魏洪说,“别看班长文化不高,却发明了不少东西,非常实用。”
前几年,一款进口新型刀闸投入使用,当调试时,厂家技术人员没按原计划到场。面对满篇的英文说明书和迫在眉睫的生产目标,刘高华立即带着同事爬上高层刀闸琢磨。通过一次次摸索,他们最终掌握了这款刀闸的调试方法,让在场的几位大学生、研究生员工都很佩服。
经历了多次技术变革,每次上新设备,都给电力检修人员带来巨大挑战。但是,刘高华从没撂过挑子,而是把压力化为动力,刻苦钻研,晚上学书本,白天多实践,不断熟悉新技术,掌握新工艺,以认真的态度和过硬的技术冲锋在前,带动大家一起把工作做好。
临阵创新屡建奇功
刘高华检修凳、W形变压器中性点连接扁铁、滤油机进出油管的改进等,都是刘高华在实践中发明或参与设计的。这些“宝贝”在变电站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变电站能够安全运行。其中,W形变压器中性点连接扁铁彻底解决了变压器中性点套管、中性点设备因拉力而受损的问题,在全国首座110千伏北川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技术被推广使用。滤油机进出油管的改进通过在滤油机进出口处各增设一个“Y”字形管道和阀门,使滤油机在内部实现进出油路的转换,极大地简化了工序,避免了余油的浪费。
2005年,刘高华带领着班组承担一座枢纽站管母线的更换工作,由于涉及停电范围较大,上级要求必须缩短停电时间,尽快恢复供电。按过去的方法,搭建脚手架就要近两个小时。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刘高华发明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使用方便的检修凳,代替了搭脚手架的方法,把这项工作从两个小时缩短到几分钟,还解决了安全带无处固定,长时间在门形架上操作而疲劳等问题。这种检修凳被命名为“刘高华检修凳”,在同行的圈子里打出了名气。
熟悉刘高华的人都知道,他脑瓜子灵活,爱创新,不仅能苦干还会巧干,常常有令人意外的“神来之笔”。2013年4月,在110千伏天明站的建设工作中,刘高华所在班组与其他班组一起接到更换50把110千伏刀闸的任务。面对如此大的工作量,个别员工不免有些焦虑情绪,但刘高华不慌不忙,嘴里还哼起了小曲,仿佛胜券在握。原来,他把全班13个人按技术力量分成两组,通过对每日工作的安全、进度、质量、标准化等各方面的评比,决出每天的优胜队,最终提前2天完成了工作任务。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响钟”
刘高华初到绵阳电力开始变电检修工作时才19岁,一晃就是36年过去了,他始终扎在这个岗位上,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刘高华用这句话来时刻提醒自己,“当一天和尚,就要撞一天的钟,要撞就要撞响。”刘高华说:“我们的工作需要创新,更需要踏踏实实。”
每天工作,刘高华都像上紧的发条,总是第一个到场等候开工;总是奔跑在每个角落,忙着协调,监督指挥;遇到困难时,总是一马当先做表率;到吃饭时,他总是最后一个端碗筷。
虽然对自己很严格,但在同事眼中,刘高华有一副“和尚”般的好心肠。每逢春节时,他总会主动要求值班。“我的家在绵阳,班里的外地人居多。过年了,我应该把休假的机会留给兄弟们回家团聚。”刘高华说。
36年来,许多刘高华的同事脱颖而出,有的还走上中层干部的岗位。刘高华却说:“作为一名老兵,我为他们感到由衷的高兴,证明他们在我这里学到了东西,成了可用之材。”
在妻子的眼中,刘高华加班是很平常的事,用她的话来说:“基本上没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家里做饭不用考虑他那份。”如果见他没在家,儿子就会给他打电话:“你又在哪个站上?”
“每次过年前后,刘班长总会找机会,自费请大家带上家属一起吃顿团年饭。不止是给大家敬酒表示谢意,也是感谢各位家属对我们工作一直以来的支持。”刘高华的徒弟何滔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实习记者李志豪)日前,绵阳麦田公益组织一行20余人前往安县永和镇小学、河清镇小学等6所学校,开展走访以及物资发放活动,并为孩子们建立了图书角,希望他们可以在阅读中快乐成长。当日上...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