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珩 本报记者 田明霞
家住安昌镇,肢体一、二级残疾的朱富清、何莲俊、谭孝珍、邱正芳等人近日接受了上门评残服务,与他们一样享受此项服务的,截至昨(10)日,在北川已有69人。
行动不便没关系
工作人员上门评残
日前,经过北川羌族自治县残联、北川中羌医院评残工作组的评定,家住安昌镇东风路北段国土小区201室的朱富清被评为肢体一级残疾。得知本周就可以领取到残疾人证,老人的儿媳刘忠菊感激不已,她说:“真谢谢你们,不然真不知道怎么把老人送去评残呢!”
今年81岁的朱富清去年突发脑溢血,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在以前,如果老人要申领残疾人证,需要本人前往北川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还需要在指定医院鉴定,十分不便。6月7日,老人的儿媳刘忠菊从社区得知,北川残联最近要开展上门评残服务,便口头和社区进行了预约。9日,北川中羌医院熊佑安副主任医师专程上门,在查看了朱富清的病情后,最终评定她为因脑溢血导致四肢瘫痪,肢体留有少许运动功能,为肢体一级残疾。鉴定报告由评残工作组带回,经市县残联审核无误后,朱富清在本周就可以领到残疾人证了。
9日下午,安昌镇的何莲俊、谭孝珍、邱正芳也接受了上门评残服务,均被评为肢体二级残疾人。
新办法实施以来
69人享受了上门服务
北川残联副理事长袁武权介绍,过去北川群众办理残疾人证需耗时一天的时间,边远乡镇的群众往返于医院、政务中心、残联之间,需要两三天,这给残疾人办证造成了诸多不便。去年5月起,北川残联开始对全北川范围内,因各种原因造成长期卧床、完全失去运动功能、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者实施上门服务,具体时间由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属预约确定。如有特殊要求,由乡镇申请,特事特办,及时派评残工作组上门服务。
为了方便工作开展,北川残联与北川中羌医院协调,由中羌医院抽调三名副主任医师和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工作人员组成上门评残工作组。在县、镇、村(社区)三级的共同配合下,目前全县已有69名群众接受了上门残疾人评定。评残工作组还给残疾人提供康复治疗,指导其家人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和专业治疗,并安排评定对象到县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参加免费康复训练。
下一步,北川残联将积极做好上门评定延伸服务工作,随时对乡镇上报的重度卧床不起的肢体残疾人开展上门送辅助器具、居家无障碍改造等“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争取提高特殊群体的生活保障,让他们及时享受到社会关怀。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建张丹记者文宇)端午小长假,许多市民已经收拾好行李,外出游玩。昨(19)日,记者从市交警支队获悉,端午节期间,绵阳周边县市区绝大多数道路路况较好,但是也有个别道路因施工、雨天等情况,出现通行不畅...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