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敏 记者 唐红 文/图)近日,记者一行走进安县,在兴仁长沟村,整洁的环村公路两旁绿树成荫,青瓦白墙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村民邓秀伦说道:“想不到以前鸟不拉屎的穷山沟,现在变得这么整洁漂亮”。
村民石开富一家在县城经商,还在县城买了房子。近年来,随着乡村环境越来越好,全家老小又从城里搬回了农村来。“交通方便,空气清新,一点也不比城里差。”正赶去城里做生意的村民石开富告诉记者。
长沟村的变化得益于安县新村建设和争创省级文明卫生城市的重大举措。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安县将环境整治与产业提升、旧村改造和文化传承等同步安排部署,尽快让广大农村呈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崭新局面。
干群齐动手,乡村更美丽。在河清镇的白马村,记者看到村民们正在捡拾牛儿泉边的塑料袋、清理杂草。村民黄明琼告诉记者:“以前我们都是垃圾随意扔,现在干部党员定期带头开展义务清洁劳动,我们也都不好意思再乱扔乱放了。”
在这场同垃圾围村的“攻坚战”中,安县率先成立全县城乡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机制,重措施;在安县的“六落实”工作方案中既对垃圾清运人力、物力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还创新性的将“村民适当缴费,村组集体补贴,乡镇财政主投入”作为经费化解渠道。
在迎新乡的皇觉村,村委会先后投入资金1.5万元,购买100余个垃圾桶,根据村庄院落的分布、道路状况及农户居住状况合理放置垃圾桶,并制定了管理措施,落实管理责任。“自从村里购置了垃圾桶,村民们都会自觉地将垃圾放进垃圾桶。村环保人员会定期清理,再也看不到塑料垃圾到处飞了。”正往垃圾桶倒垃圾的张碧华告诉记者,现在的农村啊,就是一天一个样。
安县还通过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星级农户等精神文明创建载体,提升基层社会细胞的文明意识,转变农村群众的生活陋习,逐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新闻推荐
解放街社区——走进山村结对子本报讯(祁志富屈瑛记者许星)昨(28)日,涪城区城厢街道解放街社区的30名党员走进绵阳日报社联系村——安县河清镇荣华村,与农村党员一起开展走亲联谊活动,共...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