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安州新闻 > 正文

“吞”进去的是草“吐”出来的是宝安县引进专利技术科学处理秸秆

来源:绵阳日报 2015-05-08 16:0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记者 黄志富 文/图)昨(7)日,由四川久晟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引进的生物质秸秆炭化厂在安县点火试生产。据悉,该技术属专利产品,技术处领先地位,在绵阳市是第一家。正常生产后,一年可以处理3万吨秸秆以及林业、工业下脚料。

据介绍,该技术是将农作物、林植物、动物、废弃物、秸秆、树皮树干、农产品加工的下脚料以及家禽家畜的粪便等转化成工业原料、民用燃料的一种科学技术。通俗的说法就是这项技术不但适用于油菜、小麦、水稻、玉米、花生秸秆等农业秸秆废物,还适用于处理树叶、枝条、锯木、刨花以及建筑废板、包装废料、禽兽粪便、造纸废渣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经打包机打包后的油菜秸秆不断投入炭化炉,经过干馏、炭化、热解,分离出可燃气体、生物质炭、醋酸和焦油四种有效工业和民用产品。技术员告诉记者,除了可燃气体就地使用外,其他三种产品通过专用设备,可以制造出12种附加值较高的工业、民用产品,其中又以机制木炭、农业碳肥和工业防腐剂为主要开发对象。采用生物质秸秆炭化技术处理秸秆还有一个最大好处就是生产时不冒烟,不产生有害气体,也不产生污水。这些有害的东西,在生产过程中就妥善化解处理了。

据了解,坐落在安县塔水镇神泉村境内的生物质秸秆炭化厂由一家停产已经八年的废砖厂改建而成,占地25亩,一期投资600多万元,总投资2000万元左右,平均年炭化秸秆3余万吨,可产秸秆炭化产品1万吨。正常生产后,可消化安县以及周边县市60%的秸秆,经济、生态效益明显。

新闻推荐

三万现金藏烟道一不留神烤糊了

本报讯(邬明华记者同拥军)为了防小偷,安县一老太将3.1万元现金藏于家中一旧灶台的烟道里。近日,老太家中来客,她忘记此事,直接在灶台做饭,结果钱被烧糊,好在当地信用社为她兑换了大部分残币,才避免了损失...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吞”进去的是草“吐”出来的是宝安县引进专利技术科学处理秸秆)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