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过程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问题,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也就是说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 作为从教十多年的语文教师,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
一、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正如赞可夫所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情是写作的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是作文教学的基础,而创设情景便是有效地方法之一。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就必须注重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教学,丰富作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在指导学生写一种家乡的风味食品时,我考虑到学生对这方面的见识甚少,写出来的文章会较单调。我就挑选了《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从中选择了有关四川美食的章节在课堂中播放,此时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不仅对家乡的美食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对美食的制作等了然于心,最后他们写出了题材多样的习作。教写读后感的作文时,我组织他们在教室里边看书边写,轻音乐把他们带进了书的世界,良好的读书氛围让他们受到了熏陶感染,迸发出写作的灵感。我还常运用多媒体提供写作素材、指导他们练笔……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作文课有了兴趣,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重视情感体验,广泛积累素材
学生习作的最大难题是“无话可说,没内容可写”。由于学生社会实践少,生活阅历浅,没有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写作时当然就像“无米之炊”。因此,作文教学要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实地观察、体验生活,才能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
首先,要引导学生参与自发性实践活动,这类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它具有主动性、随机性、经常性的特点。比如看电视、唱歌、游戏、交朋友、外出旅行、做家务等等。在这些健康、充实、自然的常规化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和记录,让这种自发性实践活动成为大容量的生活作文素材。
其次,老师应该因地制宜地为学生设计、推荐实践的项目、计划,鼓励学生大胆勇敢地参加实践。如:引导学生组成“雏鹰假日文明小队”,活跃在街道、社区,宣传环保,参加做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深入到群众家中,宣传消防知识,提醒人们注意防火安全,免受火灾伤害;到工厂参观,到社会调查……这样,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获得第一手写作素材,使写作内容具体化、真实化,并从中感受生活,丰富阅历,让生活真正成为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三、落实写法指导,启导自由表达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教材就是最好的范文。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文章,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
四、重视作文的修改讲评
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学生作文的每一点进步,或者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中的某一长处常常给予夸奖,在眉批或总批中加以鼓励。在给成绩时,我不以一把尺子量全体,而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进步进行衡量。
此外,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在教师认真批改后,要引导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眉批,根据教师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有时组织学生每几个人一小组,共同讨论修改一个同学的作文,在互评中,发现别人的优点,指出缺点,不断提高自身的修改能力,表达能力。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要当面指导修改。最后在作文讲评课中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讲评课上,教师宣读范文,批改示范,再集体评议,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条件。
五、热情夸赞鼓励,增强习作自信心
1.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向报刊投稿。开学不到一个月,班级已有两位同学在《作文大王》上发表了自己的作文。当这两位学生拿着刊登着自己作文的书的时候,我大力地表扬了他们,在肯定他们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鼓励其他同学:他能发表,你们也能一定行!这不仅调动了发表优秀作文小作者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其他同学的写作积极性。
2.打印成册,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优秀作文变成了铅字,漂亮、工整地从打印机打出,再配上美丽的、富有联想的插图,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互相借阅、讨论、评议,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
我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学生的个性,一定会改变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学生都会爱上作文,让作文成为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当作负担去对待了。
(安县塔水镇第二小学校 邓兴蓉)
新闻推荐
——解读《绵阳市2015-2017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指导意见》城里人下乡种地
□本报记者魏星奎又到一年农忙时,农机再次成为农业生产中关注的焦点。为持续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市农业局、市财政局近日下发《绵阳市2015-2017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指导意见》,对...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