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美景入画来 (本报记者 张莉 摄)
●绵阳市已建成30余个现代农业景区,100余个休闲农业聚集村
●有包括农家乐、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村在内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000余家,年实现营业收入近30亿元
●吸纳农民就业6万余人,带动26万余农民受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本报讯(记者 郑悦)一天时间往返,观赏田园风光,品尝农家菜肴……乡村旅游正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一种方式。昨(2)日,记者从市旅游局获悉,绵阳市乡村旅游近年来发展迅猛,全市已建成现代农业景区30余个,休闲农业聚集村110余个,各类休闲农家经营主体1000余家,为市民休闲、观光、娱乐提供了好去处。
近日,安县“花城果乡”,山歌对唱、乡野垂钓、趣味农事等乡村旅游大戏正在精彩上演,吸引了众多游客穿梭在五彩花田之间,或踏春赏景,拍照留念,或采摘新鲜蔬果,与家人、好友畅聊……在融融的春光下,勾勒出一幅动人的乡村田园风情画卷。这是绵阳市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绵阳市依托优越的乡村生态环境、田园风光、特色农业、古村民居、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以精品化打造、市场化开发、产业链带动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景区依托型、城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型、休闲农庄型、家庭农场型等乡村旅游项目,打造生态农业观光、森林休憩、果园采摘、康体养生、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市场需求,乡村旅游得到了长足发展。此外,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年庆——绵阳市还整合四季活动及线路产品,每个季度都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营造了氛围,集聚了人气。幽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传统的民俗文化,更让乡村旅游独具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休闲度假。“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私家车多了,很多市民在小长假或是周末,都希望能有个近距离游玩的地方,乡村旅游正是顺应了这一消费需求。同时,乡村旅游还能让一些村庄在发展单一农业的同时发展服务业,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形成富有特色的旅游产业。”提到绵阳市的乡村旅游发展,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市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已经达到3个,涪城杨家镇、游仙街子乡、北川桂溪镇、安县花荄镇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全市已建成现代农业景区30余个,休闲农业聚集村110余个,有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村在内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000余家,年实现营业收入近30亿元,吸纳农民就业6万余人,带动26万余农民受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据介绍,今年绵阳市还将通过乡村旅游特色精品工程实施,全力打造2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乡镇和3个乡村旅游精品村寨,进一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旅游环境,推动乡村旅游向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提升旅游产业水平。
新闻推荐
江油一中:特色彰显成绩突出本报讯4月14日,江油一中顺利通过创建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评估。四川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向自力率省专家组对江油一中阳光体育工作的组织管理、体育条件、...
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