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晓鹏 记者 邓娟)孩子的安全,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昨(30)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绵阳市各中小学校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旨在进一步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时的自救自护能力。
昨日上午,绵阳富乐实验小学开展了以“重安全,防溺水”为主题的活动,学生们以班为活动阵地,通过“班班通”等学习消防、交通、食品等安全知识。六年级二班学生雯雯说:“今天我学到了不少安全知识,知道了发生火灾以后不能慌,不要往烟多的地方跑……”据了解,该校为更好地监督学生的日常行为,学校大队委还分成小组,在学校各楼层、各点位进行检查巡视,对不文明、不安全行为进行劝说纠正。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也借此机会邀请辖区民警到学校,结合该校学生实际情况,举办了法制专题讲座,通过对盗窃、电话诈骗、电子商务诈骗、网购等案例分析,提高学生防骗、防盗能力,教会学生如何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
昨日,绵阳市各级、各学校还结合正在开展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集中宣传活动,重点宣传了防溺水、地震、火灾、交通、防恐防暴等为主要内容的防灾避险基本常识。涪城、游仙、三台、北川、平武、安县、江油等地学校,还专门讲解了预防地震灾害、防溺水、安全出行等知识,并开展了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全市50多万名中小学生接受了安全教育。
这些安全常识,孩子应该知道
知道多点
近年来,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食药监、公安交警和消防等部门强强联手,开展了系列校园安全教育活动,严抓学生安全工作。那么,孩子们应该掌握什么样的安全常识?记者昨日下午采访了市教体、消防、交警、食药监局等部门人员。
□本报记者邓娟
知识一
预防火灾要从日常小事做起
遇见火灾时,学生应如何应对?市公安消防支队相关负责人说,预防火灾的措施很多,同学们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不玩火、爱护消防设施等等。如果发现火灾,首先要拨打“110”或“119”报警。
遭遇火灾时,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逃生自救。在浓烟中逃生要放低身体,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向安全出口俯身行走或匍匐前进,不能往烟大有火的地方去,千万不要乘坐电梯,要走安全通道。
知识二
乘车过程中不把身体伸向车外
市交警直属四大队四中队中队长李晓峰提醒,为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同学们必须牢记,行走或骑车横穿马路时,在没有交通指示灯的路段,注意观察左右车辆缓慢通过;在设有交通信号灯的路段,一定要按照信号灯指示通行。乘车时,一定要在所乘车辆靠站停稳后,先下后上,按顺序上下车。乘车过程中,不把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向车外,不向车外抛物品。
发生交通事故被困在车中时,可击碎车窗玻璃逃生。逃出后,要远离事故发生地点,防止因车辆着火、爆炸而造成的伤害。
知识三
抵制垃圾食品不买“三无”产品
为确保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市食药监局会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进行安全专项检查,向学生讲解安全饮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市食药监局食品流通科科长胥登杰提醒同学,最好不要吃路边摊点的零食小吃,不要购买“三无”食品,自觉抵制垃圾食品。
知识四
不在危险水域边逗留、玩耍、嬉戏
为了防止学生溺水,全市各地教体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以关爱生命为本,通过有效的宣传引导、警示教育,从源头增强对学生溺水事故的防范能力。
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诫学生,不要私自下水,要远离危险。此外,学校放学后,或者学校放假时,孩子不在学校,他们的安全需要家长监护。每年4月,市教育和体育局都会发出《预防学生溺水事故致家长公开信》,提醒家长告诫孩子途经江、河、湖、泊、库、堰、塘、池等时要小心谨慎,不在危险水域边逗留、玩耍、嬉戏。教育孩子发现有同学、同伴溺水时,不要盲目施救,应及时向就近的成年人呼救。
此外,学生们还应学会溺水避险和现场抢救溺水孩子的方法,要出去游泳,一定要在大人带领下,带好游泳圈,到正规游泳场所游泳。如果不慎落水,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要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郑悦)昨(5)日,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二天,阳光明媚,春光无限,记者在全市各大景区和乡村旅游景点看到,许多市民到近郊踏青赏花,采摘绿色果蔬,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踏青赏花享春光阳...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