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艳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市文化发展大会上,绵阳师范学院副教授、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副院长王小明被授予绵阳市首批文化领军人才称号。作为绵阳土生土长的音乐家,数十年来,他为推动绵阳市音乐艺术发展起到了哪些关键性作用?日前,王小明接受了记者专访。“看他指挥,你很难不受感染;受他指挥,你很难没有激情,他的每一根手指头上都是音乐,他是绵阳土生土长的音乐疯子。”这是朋友对王小明的评价。出生在江油,从小酷爱音乐,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就以过硬的专业素养,迅速崭露头角,指挥演唱绵阳作曲家肖友明创作的《绵阳组歌》,《腾飞吧科技城》;2004年指挥演唱的《白羽毛飘起来》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优秀奖,《廉洁颂》获教育部廉政文化建设作品比赛表演类三等奖;2012年获全国第十届声乐比赛合唱组二等奖;2014年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成绩的背后,是不辞劳苦的耕耘。十余年来,他始终活跃在绵阳音乐最前线,2005年组建绵阳师范学院“梦之声”合唱团,作为该合唱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他呕心沥血,带领一批又一批追梦青年学子,参加国际、国内各项专业比赛,并荣膺众多大奖;在不计任何报酬的情况下,多次指导市老年大学合唱团、市文化馆国乐团、三台梓州合唱团、江油李白故里合唱团、绵阳实验小学合唱团等多个合唱团队,目前这些团队都已成功举办音乐会;积极投身于绵阳市中小学音乐艺术工作中,多次为游仙、安县、江油等地的音乐教师举行合唱指挥讲座,并担任市中小学音乐教师技能比赛评委,为各中小学艺术团、合唱团等校园社团进行艺术指导,为丰富校园文艺活动出谋划策;努力探索高校音乐教育与地方中小学音乐教育如何有效对接,且走出了协同创新的教学模式。数十年来,哪里有音乐,哪里就有王小明,于是,他得了个“音乐疯子”的外号。“绵阳的音乐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缺乏专业音乐艺术团队。”谈及未来,王小明感慨任重道远。他表示,在继续办好“梦之声“合唱团的基础上,将指导更多的优秀合唱团体,培养更多的合唱指挥人才,推出更多绵阳本土优秀合唱作品;加大对绵阳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充分发挥高校音乐教育的平台,积极组织参与表现绵阳本土文化特征的大型音乐作品的创作、表演、推广,推出音乐精品,始终立足绵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用音乐服务绵阳文化社会。
新闻推荐
本报讯(黄颖)近几天,春光明媚,比这好天气还要温暖的是向世贵的心——县司法部门不仅给他送去了米、油等生活用品和慰问金,还特意赠送了一个“法治大礼包”,里面装了普法宣传读本、暖手袋等物品,还有法治...
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