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安州新闻 > 正文

“田坎干部”苦但快乐着

来源:绵阳日报 2014-12-07 17:06   https://www.yybnet.net/

作为绵阳市第一批双向交流挂职“百人计划”中的一员,我被下派到安县塔水镇挂职担任党委委员、副镇长兼七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两年时间。对我来说,这是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回想起来,感悟颇深。

走村串户成长为“土”干部

确定我下派时,正值婚期前夕,与家人商量后,我主动放弃了请好的婚假,新婚后的第二天便来镇里报到,并且把日常用品、换洗衣物都搬到了镇政府机关。从那以后,我白天就到村入户摸情况、访民意,了解各村的产业发展、百姓的意愿诉求,向村干部和群众请教农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晚上,一个人在办公室或寝室,整理一天来的心得体会,学习农村土地建设、产业发展等法律法规。

两年多来,我很少回绵阳的家,一有空就下村转转,与村民拉家常,掏心窝,解疙瘩,也常到田间地头看看农户们的稻苗果蔬长势和收成,养的肉牛、兔子、黑猪卖的行情和价格。就这样,我由原来根本不懂农事的年轻干部,变成了知节气、会农活的基层“土”干部。两年的挂职锻炼让我渐渐地融入了基层环境和农村生活,感受到老百姓的淳朴和亲切,也使我的衣食起居习惯悄然发生了改变,过去喜欢穿皮鞋现在却习惯穿平底鞋,这样感觉舒服;过去出门喜欢戴太阳帽现在却习惯戴大草帽,这样感觉实用;过去喜欢听音乐现在却习惯听鸡鸭叫,这样感觉亲切。

2013年9月,一年挂职期即将结束,我主动向组织提出申请,希望能再继续挂职一年,很多同事对我的举动感到不解。但我明白,我答应群众的一些事情还没有做完,群众对自己的一片真情和信任还要去报答。

“灭火队长”打动老百姓

有一次参加村民会议,当介绍我时,原本以为工作联系不多,下派干部村民不认识。没想到,下面就有党员群众说,认识,洪镇长嘛,在秸秆禁烧时帮我们扑过火的。当时,心中为之一暖,或许在我看来只是一件小事,但老百姓却记在了心里。

在严禁焚烧秸秆期间,塔水镇成立了领导小组,安排我担任灭火队长。接到任务后,我便连夜安排部署工作,加强巡查力度,做到有火必扑,有烟必灭。由于第一年实施,老百姓的认识还不够,还不能完全拥护和支持,因此进村入户向老百姓反复耐心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并教他们处理方法便成了灭火队额外的一项工作,每天都要到凌晨2点过才结束。就这样,我带领“灭火队”坚持工作了近一个月,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一切。有一次在巡查时,我们发现了远处有2处火情,准备带上铲子和耙子去扑火。正在这时,天公不作美,一道闪电后,便下起了大雨,有的灭火队员打起了退堂鼓说,算了,正好下雨,就等雨将火浇灭吧。我看了看地形位置说,这两处火非常明显,公路沿线看得非常清楚,一旦烧着电线,就会造成不小的损失,所以必须要去扑灭。说完,便脱下上衣,冲进了黑色的雨夜中。由于晚上看不清田间道路,几次都滑倒再爬起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火源,将其扑灭。当我和灭火队员光着上身,带着满身雨水、汗水、泥水灭火回来时,老百姓都说:干部都做成这样了,必须要支持秸秆禁烧工作。付出总有回报,得到了百姓支持的秸秆禁烧工作和秸秆无害化处理应用在全县名列前茅。

勤学善思为民办实事

在我两年的下派期间,一直坚持“事虽小只要利民就大、权虽轻只要为民就重”的工作理念,时刻告诫自己要勤学善思,帮群众办实事,时刻思考自己和基层工作中的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以往,镇机关有些签字盖章流程太多,办事窗口也不集中,有时我看到一些群众为了一个表的签字盖章需要一楼到三楼上下5、6趟,年轻的跑得冒火,年老的有些走得气喘吁吁。于是,经过仔细思考,向领导建议,在一楼大厅建立了“塔水镇群众事务办理中心”,把所有需要签字盖章的业务科室抽调专门工作人员到办理中心进行统一窗口办工。另外,提出了“夏季工作模式”,即早上提前半小时上班,下午延迟半小时下班,一站式、“全天候”的服务让老百姓感到了方便和轻松,程序也更加简化,群众都说这个才叫真正的“为民服务”啊。

2013年,初到七里村,“道路基础差,水利设施底子薄,以传统农业为主,外出务工人员多,村里劳动力稀缺,全村人均收入低”,这是我通过走访后的第一印象。作为基层经验不足的挂职干部,刚到村里开展工作会觉得很累很辛苦,有时会因为省长联系村工作没有固定模式和经验导致自己工作思路不明而感到迷惘;有时会因为一些工作得不到村民的理解、配合导致自己产生畏难情绪而感到彷徨;有时也会因为没有及时和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导致项目进度缓慢而感到焦急。

但我知道,群众脱贫脱困的时间不能白白浪费,为了让自己彻底能“沉下去”,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骄阳似火,都和村干部一起摸爬在田间地头,熟悉农作物的生产,摸清各组的地势和范围,了解土地的状况和土壤性质;为了让自己能“钻进去”,文科出身的我,利用晚上的空余时间,独自在办公室学习土地规划、产业发展等专业书籍和法律法规,多次到省市规划部门请教专家,耗时2个月,制定了七里村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为了让自己能“脱层皮”,我坚持和百姓同吃、同劳动、同心协力建设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了以葡萄为主,以桃、核桃及蔬菜(莲藕)为辅的“一中心二走廊三基地五分区”的“1235”产业布局。

一年时间里,七里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237元,比2012年增加2452元。

“当你与群众接触多了,才能在感情上更加贴近群众,当你与群众越贴近你就能体会到真快乐。”——这是我写在日记里的基层工作感受,也是我挂职两年的真实感悟。

(洪常青)

新闻推荐

网络理政平台成百姓“贴心小棉袄”

本报讯(记者刘菊)日前,塔水镇杨女士通过书记县长信箱咨询大学生创业政策信件发出后,不到3小时,安县人社局网络发言人便作出详细回应。“草根声音”能够直通决策层,得益于安县创新思路搭建起的网络理政...

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爱在幽默里2014-12-16 17:03
评论:(“田坎干部”苦但快乐着)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