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强本报记者钟述强
初冬的一天晚上,安县沸水镇枫香村4组村民文定娟家突发火灾,情急之中她拨通了便民服务电话,10多个镇干部一会就跑过来扑灭了大火。文定娟十分感慨:干部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群众有需要,干部随时到。全天候的干部服务机制,来自安县狠刹干部“走读”风,严格落实县乡领导干部离开工作地请销假制度和报告制度,明确乡镇干部周一至周四工作日晚上无特殊情况必须住在工作地制度,并完善了考勤、值班、请假、监督检查和问责制度体系。
正风肃纪
用制度刹住“走读”
10月15日,一个寻常的工作日。晚上9点,县纪委、组织部、目标督查办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督查组突然“造访”千佛镇政府,督察干部在岗情况,多少让镇干部们有些“意外”。
千佛镇距花荄约70公里,是安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镇政府机关共有27名干部职工,其中家在异地的19名,约占干部职工总数的70%。
督查结果,9名班子成员中,除1人因公出差外,其余全部在岗;18名一般干部中,1人事假,经发办主任王永飞和另外一名干部到千佛村走访,其余全部就位。
带队督查的安县纪委副书记余建说,为强化正风肃纪,整治干部“走读”,安县采取定时和随机督查、明察与暗访、干部承诺与群众监督“三结合”,严禁干部“踩红线”、“闯雷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安县规定,严格执行夜间和节假日领导干部坐班、带班制度;健全完善领导干部离开工作地请销假制度和报告制度,严禁未请假、未报告擅自脱岗、离岗、不在岗的现象。“如果班子成员出现走读现象,我们一把手也将承担领导责任。”千佛镇党委书记薛远超说。
不仅如此,安县各乡镇也给干部职工戴上了禁止“走读”的“紧箍咒”,镇纪委一方面强化督查与考核,另一方面,公示干部职工的岗位职责和联系方式,接受社会监督。
人不离岗
用真情服务群众
“干部像候鸟,早晚两头跑;群众想办事,难把踪迹找。”说起以前乡镇干部的工作作风,沸水镇红星村退伍老兵胡吉祥颇有怨气。变化发生在今年4月,胡吉祥到镇民政办反映情况,没想到晚上也能找到人,没想到干部的态度非常热情,没想到事情几天就解决了……激动之余,胡吉祥接连说了几个没想到。“严格实行干部住读制度,便于处置夜间突发事件、矛盾纠纷、防火防汛等应急工作,还可有效解决基层干部上班迟到早退、串岗脱岗等现象。”镇党委书记高银兵表示,干部所在的岗位职责决定了我们必须无条件服从、服务于这个岗位。
沸水镇共有10个村、98个村民小组,由于地处山区,群众到镇上办事相对费时费力。林业站干部邵诚颇有感受:“很多群众习惯早上过来办事,不耽搁赶回去上山下地劳动。”
找得到人,办得了事,解得到难,交得了心,群众满意度得到了提升。
筑巢留凤
用真心留住干部
霜降当天下午下班后,永河镇副镇长罗诗涵和党政办四五个同事来到金花村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种植镇上划分的“责任田”。“禁止干部走读后,业余时间相对多了!”罗诗涵说,利用以往花费在回家路上的时间来参加劳动,大家感觉很充实。
干部禁“走”,不能一“禁”了事,制度设置和管理方式应该更加科学化、人性化,明确责权利弊。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胡斌说,安县一方面从严整治干部走读,另一方面还从人性关怀的角度,鼓励各乡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尽量解决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在踏实苦干中获得事业上的发展和精神上的愉悦。
从今年汛期前开始,高川乡便探索开展“四+X”活动,即每周周一到周四的晚上,根据工作需要和山区实际,有针对性地轮流开展干部交心谈心、山村夜访、业务培训或文体活动,丰富机关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能力素质。
乡党委委员谢运明负责镇机关后勤服务,为了留住“住读”干部的心,谢运明经常征求大家意见,尽量让大家吃到可口饭菜。有时干部职工家属进山探亲,伙食团还会额外多加上一个菜,大家彼此间问寒问暖,其乐融融。
新闻推荐
古蜀楠木雕制技艺在明末清初盛行。绵阳古蜀楠木雕刻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在2009年安县考古发现西汉遗址中,出土的楠木制品经过2000多年依然不腐,充分证明了在西汉时期人们...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