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菊 文/图)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8月28日下午两点,记者在花荄镇综合文化站看到,五六十位市民正伴着悦耳动听的歌声翩翩起舞,而旁边的“百姓大舞台”上,群众演员们正惟妙惟肖地表演着小品节目,不时引来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我每天都到这里唱唱歌、跳跳舞,与参加活动的姐妹们聊聊天,心情很是愉快,这多亏了镇上给我们群众配备的文化基础设施呀!”提起现在的文化生活,家住安县文星社区的易大妈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花荄综合文化站每年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大大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各村、社区的文艺爱好者主动带头、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唱歌唱戏、健身操、广场舞、大秧歌等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每天这里都聚集许多村民,有看新闻的、聊天的,更多的是跳广场舞的,真是太热闹啦!”隆兴村2组刘大爷一边跳着广场舞,一边说,有了综合文化站,村民的文化活动也多了起来,大家整天心里美滋滋的,生活过得更有劲儿了!”
花荄镇综合文化站的这一幕,只是安县深入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利民惠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在大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扎实推进城乡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一改过去城乡文化活动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已逐步形成了“城区有市民大舞台,镇街有百姓大舞台,村居有文化休闲广场”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目前,安县群众已自发组建了各类文艺创作协会、舞蹈队、器乐队60余支,每年举办广场健身舞、交谊舞、太极健身、合唱团、剪纸等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近200场次;图书馆实施无节假日免费开放综合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每周接待读者人数超过500多名;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并结合本地实际,利用重大节庆活动的时间节点,积极开展各类联欢晚会、巡游表演等文化活动,利用农闲时节组织辅导老师深入乡村开展群众文化辅导活动,得到了基层群众的高度赞誉。
新闻推荐
近年来,安县始终瞄准群众增收“靶心”,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旅游“联姻”,促进农民由一产走向三产。政策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服务性收入,全县农民收入结构呈现多元化……安...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