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高新区传来喜讯:区创业服务中心经考核,被科技部评定为2013年度良好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近年来,高新区在孵化项目引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服务效果、创业苗圃和加速器建设、特色服务及典型案例、辐射效应及创新文化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高新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3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33家。1-7月,高新区通过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12家,其中,2014年新注册的企业136家,8月份已申报企业21家,其中新注册企业18家。
支持科技企业创新
设立千万专项扶持资金
为激励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性,该区设立1600万元科技专项资金和人才引进资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自主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科技创新活动和到高新区创新创业的人才提供支持。
该区一改过去单一的“招大引强”方式,将引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纳入招商范畴,目前,该区已与深圳福田多丽电子商务产业园管理公司初步达成意向协议,该公司将与区创业服务中心合作共建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持续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吸引优秀人才进区创办、领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区管委会与绵阳师范学院正式签订校地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与师范学院在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的合作;同时通过省侨办等相关部门,邀请海外高层次人才进区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
在科技和金融结合方面,该区已经与五矿证券、中投证券等证券公司衔接,准备引入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对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分阶段奖励企业80万元。目前已有10家企业与华西证券、国信证券等证券公司签订辅导协议,逐步进行股改,其中赛卓药业已完成股改,不久将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
构建创业服务平台
整合资源推进企业发展
高新区积极构建创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了省科技成果转化区域服务平台绵阳高新区分窗口,上接省市平台,下接园区基层服务站,对接产业和企业;建立孵化项目QQ群、飞信群等交流平台,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针对高新区产业发展,广泛开展企业发展问题诊断服务、专利策划及申报服务、企业需求对接服务、共性技术推广服务等深层次的综合技术服务。
该区还组织在孵企业参加历届“绵阳名优特新展销会”、“中国绵阳科搏会”等大型展销会,不断增加企业展示和对外合作机会。为推进创业苗圃和加速器建设,拓展“创新创业公共开放区”,开辟“大学生创业集中区”、开办“创业梦工厂”,购置实验设备,增加创业者“动手”和“试验”的机会;加大软件服务投入,举办交流活动和创业培训活动,加强信息交流;积极为进入“创业苗圃”的创业者争取项目扶持资金;整合园区各方面资源,先后为铁牛科技、福德机器人、凯路威、宇控自动化等项目提供了加速服务。
去年以来,在孵企业宏茗新能源、浦发电子等项目先后获得政府奖励扶持资金。
挖掘国防院所资源
共建军民融合科技产业园
高新区还积极引入平台孵化器公司,鼓励引进的平台孵化器与区内创业服务中心、生物医药孵化器共同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重点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加强与中物院、电子九所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挖掘在绵国防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加大了军民融合科技企业引进力度。目前,高新区正在与中物院协商共建军民融合产业园。
目前,区创业服务中心2万平方米的项目孵化基地已竣工,部分企业已正式入驻;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四川尚高国际创意联邦建设正加紧装修,预计年底投入使用,该公司已与10余家企业签订了入驻协议;充分整合隆盛工业园、龙都工业园、兆辉投资等工业地产项目10万余平方米的标准厂房资源,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需求,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优惠价格租给科技型中小企业。
该区较强的孵化运作与成果转化服务能力,增强了区域范围内孵化模式辐射效应。江油、安县、游仙等市县区纷纷组队前来考察学习,推动了区域科技孵化事业的纵深发展。 (龚怡 董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文宇)昨(20)日,由市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领导小组主办的“文明交通绵州行”公益巡展活动在铁牛广场启动。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市民提高文明交通意识,使文明出行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一种城市美德,一种进...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