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群教活动开展以来,安县733个党组织紧紧围绕“四风”问题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难点,积极探索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努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服务前推一小步,群众便利一大步。在“走基层·村村行”活动中,群众反映以往临时身份证的办理和领取需赶到县城,再到指定点照相,然后到县办证中心办理,尤为麻烦。对此,安县公安局推行临时居民身份证由基层公安派出所“一站式”办理模式,确保群众即来即办、现场取证。这一小小举措,切实让群众少跑路、好办事,获得了群众“点赞”。
离得再远,只要心里装着百姓,就一定能服务到家;离得再近,心里没有群众,也不能服务到位。为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安县还转变观念创新载体,积极探索建立了节假日预约服务制度。
在安县人社局各服务窗口,醒目位置公布预约联系电话、预约服务方式,预约人可通过预约登记、服务电话进行预约申请,约定时间内集中办理服务事项。对这种由于地域、工作、时间等限制,特殊情况等原因,不能在法定工作日申请办理行政审批业务,以及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不便办理等群体,安县坚持工作重心下移,“菜单”式服务,人性化管理,给全县群众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目前,安县先后有3256名机关党员干部结对联系群众帮扶3922户,联系部门党员干部下村(社区)走访座谈群众11000余人,共梳理归纳问题378件,征求意见建议465条,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据了解,自群教活动开展以来,安县各部门各单位“废、改、立”制度163个,累计为18个乡镇145个村(社区)协调争取各类项目资金4540.56万元,解决群众实际困难993个,帮助群众就业2114人次。 (张涛)
新闻推荐
安县:青山绿水绘就发展新坐标□ 席珍奎唐巍李轶本报记者钟述强
安县千佛镇白果坪村村民刘玉蓉夫妇忙着给林下种植的黄连锄草(唐巍摄)成片茂密的森林、清澄明净的河水、明净整洁的城镇、绿意盎然的乡村……初秋,徜徉安州大地,青山绿水惹人醉。...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