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1日,《人民日报》13版以《共同撑起大病救助伞》为题大篇幅报道了安县桑枣镇大竹村白血病女孩罗丹丹的救助情况,还专门配发了评论。
文章说,桑枣镇大竹村九岁女孩罗丹丹的病情连日来牵动了很多人的心。为了给她筹钱治病,乡亲们自发上山捡蝉花捐钱,感动了很多人。文章从“钱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50万元手术费愁死人”、“政府给予最大程度帮助”三个方面详细报道了为了帮助小女孩一家走出困境,日子本来就过得紧巴巴的村民没有一个躲闪,个个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响应村里号召为丹丹捐款。此外,同村的村民还上山采蝉花,一个一毛五,“牙缝抠钱”为小女孩凑出善款。与此同时,安县医保、民政等多个部门也把扶助政策用足用到位,给予丹丹最大程度的帮助。社会爱心人士和公益组织也纷纷行动起来,积极筹备义演,为丹丹筹集医疗费。为了救助丹丹小朋友,大家齐心协力,共撑爱的大伞。
该文还绘制了《大病救助网有几层》的图表,从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和慈善救助四个方面对大病患者进行救助,并标明了报销比例和覆盖范围。
人民日报还专门为此配发了题为《兜底政策与“蝉花精神”》专题评论,称赞这种精神为“蝉花精神”。评论指出,慈善的力量一直在发挥作用,并散发出爱与人性之光。罗丹丹同村的村民们表现出来的是可贵的“蝉花精神”:村民虽贫,仍不失慈善互助之心。他们的心意就像蝉花,看似不起眼,但是汇聚成海,也能托起搁浅的小舟。
评论呼吁,缓解“大病致贫”,制度要尽力赶上,越快越好。评论期盼“蝉花精神”能传播开来,有力地救助那些不幸者。
(巩映奎 本报记者 蒋琳琳 实习生 董昕)
新闻推荐
本报讯“总有一束阳光照亮你的前程,放心,叔叔不会丢下你不管……”面对被资助的贫困学生,绵阳道德模范周建国总是这样说。从8月22日起,市夕阳红骑游总队携众多志愿者发起了2014年度“寻找贫...
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