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那场大地震时,青年教师张文洪正在受灾最重的安县高川乡工作,和500多名孩子一起挺过劫难。灾后重建中,他受命负责学校的重建,用援建资金把学校建设成为山区最坚固的建筑。后来,张文洪又先后到塔水二小和乐兴小学工作。这些年来,他时刻铭记感恩,用更大的责任,把爱传递、延续。
重 建 校 园数学老师成建筑行家
如果没有那场地震,张文洪就是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由于是校长,灾后重建中他就承担了甲方的部分责任。那时他没日没夜地恶补建筑业知识,特别注意材料规格、结构承重等方面的参数。说起大灾难以来个人的巨变,他感触最深的就是被“逼”成为建筑行家。
后来在塔水工作,学校修围墙,张文洪一眼就看出墙体倾斜,存在安全隐患。他当即叫来承建单位,测量印证,然后按要求拆掉重建。张文洪说:“援建方和我们无亲无故,拿出上千万元给我们修学校,我们必须铭记别人的恩情,把工作做好。”
走 过 灾 难 更看重教育的责任
“茫茫宇宙,生命是伟大的!”张文洪说,教育就是一种责任,就在于呵护生命的成长。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社会,首先要有责任保障学生安全,呵护学生健康。“5·12”特大地震中,安县高川乡沦为孤岛,张文洪和学校500多孩子在一起,从废墟中抢出粮食、从鱼池中舀水熬粥,用老乡的彩条布搭起帐篷,捱过饥渴恐慌的4天4夜,将孩子们平安带出来。
2013年,张文洪调到乐兴小学工作,一到岗位,他首先运用在实践中学到的建筑知识,排查建筑隐患,保障孩子们的安全。“爱是成才的催化剂!”张文洪认为,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很多,缺失了不少的父爱母爱,教师多尽点心,就能让孩子们在成才路上走得更远。
生 活 平 淡 对未来充满希望
近日,记者走进安县乐兴小学,上千名小学生做着整齐的广播体操。张文洪和其他教师一起,照看着学生。“年轻教师太多了,必须带一带。”上课、管理、听课,张文洪在学校的日子过得平淡而充实。
张文洪的家在北川永安镇,妻子在那边工作,孩子在安县花荄镇上学,自己在乐兴镇工作。虽然只有周末才能聚在一起,但一家人乐此不疲,各自忙着各自的,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唐纪明 本报记者 孙兴伟)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提高参合农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安县将20种重大疾病纳入新农合大病保障范围,且实际保险比例不低于70%。通过限额及重大疾病定点医疗机构及临床路径的儿童白血病、先心病一般家庭按照总...
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