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安县高川乡天池村,蓝天飘着白云,群山披着绿装。这个平均海拔超过1500米的小山村,村民们依托“天池新村”建设,大力发展黄连、重楼等林下产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种植药材
村民收入节节攀升
在天池村,李远玉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震后,为了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早日还清建房贷款,李远玉开始种植黄连、杜仲等经济作物,目前她家已种植了20多亩黄连。“去年有7亩黄连开始出产,价钱还不错,一共卖了26万多元,除去几年来的种植成本大概还有近20万元的盈利。”算起去年的收入账,李远玉掩饰不住脸上的笑容。
李远玉的致富路在天池村传播得很快,现在许多村民也开始把种植黄连作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近年来,该乡统筹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发展产业基地,先后建立了林博园、黄连基地和重楼繁育基地。为配合林下产业经济发展,还硬化村组道路10.5公里,新增道路5公里。同时,引进中药材开发企业,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甘沟、高川、泉水、新桥等村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目前,全乡黄连种植8000亩,重楼3000余亩。
林下种养
拓宽群众致富路径
除林下中药材种植外,高川乡还积极引导村民发展林下蔬菜种植、林下土鸡、山羊养殖,并利用造林空闲时间,挖掘、加工林下野生蔬菜,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与天池村隔河相望的甘沟村,山林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二组“地震名人”林兴聪大力栽种白果、厚朴、杜仲等经济林木,并开始发展黄连、魔芋等林下产业。在林兴聪家客厅正面的墙上,挂着妻子亲手绣的十字绣“家和万事兴”,展示着这个家庭的幸福生活。
地处高山,幅员面积辽阔的高川乡是一个典型的以林为主的资源型乡镇。该乡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在传统种养殖产业上拓宽林下经济路。去年,该乡三木药材、林下种养殖产业经济占全乡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
统一规划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民魏成坤的房子坐落在天池村委会附近,是栋两层小木楼,黛青屋顶淡黄墙面,在青山绿树的掩映下分外醒目。魏成坤是侍弄林子的好把式,从家里到山上自家林地,有近5公里路程。每天早上,魏成坤带上干粮,骑着摩托车,顺着村里新建的道路上山除草栽苗。妻子张福英做得一手好饭菜,村容村貌变好了,林下产业发展起来了,隔三差五,总会有些外地客人前来休闲观光和洽谈生意,张福英家便成了这些客人的接待点。
村支部书记王加坤告诉记者,震后,村民们按照统一规划设计,集中修建了特色木楼风格的新房子,从整体上提升了村容村貌,为该乡大力发展旅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产业有发展、生活有保障、环境有改善、设施有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近年来,该乡文艺表演、广场健身舞、体育运动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今年“5·1”期间,全乡广场舞大赛,吸引了上千群众积极参与。随着环境治理的深入开展,全乡面貌焕然一新。(本报记者 钟述强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了应对当前特殊的社会形势,近日,安县民兴初中扎实开展校园防恐防暴工作。该校根据学校实际成立了校园防恐防暴领导小组,组建了校园防恐防暴自卫队,配备了必要的警用器械,研究制定了防...
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