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安州新闻 > 正文

乡村医生转型路

来源:四川日报 2013-09-16 15:04   https://www.yybnet.net/

最近,安县一项正在试点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赤脚医生”们推向前台,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赤脚医生”,也称乡村医生,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一般是指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一些情况下“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时间推移,再加上医疗改革等政策调整,不少乡村医生放弃了这门职业。他们,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老。

“乡村医生与村民如何签约?签约后能为村民提供哪些医疗服务?”带着这一想法,记者驱车前往安县千佛镇。

这是该县最偏远的一个乡镇,距离县城近3个小时车程。此次的探访对象袁帮全,是全县村医中的 “少壮派”,43岁的年龄,已是该县村医中最年轻的几个人之一。

9月4日 星期三 小雨

跋山涉水的传统不能丢

上午10点,到达千佛镇德胜村时,恰逢乡村医生袁帮全要下村。

“给山上几个老人送药,复查病情。”穿着白大褂,背着崭新的医药箱,袁帮全的这一专业医生打扮,跟我想象中的乡村医生有点不一样。不过,一双旧解放鞋以及高高卷起的裤管,显露出“赤脚医生”的本色。

43岁的袁帮全从14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中医。平日里,自学西医,取得了四川卫校的函授文凭。1993年,拿到乡村医生技术职称证书。

此次下村,是给家住山上的赵立秀和王成财两个独居老人做随访。“趁下雨,我们赶快去。”袁帮全催着我出发。这种天气,受访对象肯定在家。不过,下雨也让上山的路变得难走。“爬山涉水就是我们的传统。”一路上,袁帮全都在担心我会摔跟头。

半个多小时后,到达赵立秀家。70多岁的赵婆婆患有骨瘤和高血压。袁帮全的到来,让赵婆婆脸上有了笑容,“我就是心里着急,腰杆动都动不得,只有天天在屋里。”

“你就是要在屋里享福,还出门做啥哦。”一边聊着天,袁帮全一边打开医药箱。测血压、血糖,询问着赵婆婆的身体状况,并做好记录。

赵婆婆的血压仍然没控制住,比上次又升了不少。在了解到老人未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后,袁帮全急了,“你又不听话了。药吃完了再买嘛,药怎么能省哦!”“一颗都要两块钱,医生喊每顿吃六颗,一天还三遍。”赵婆婆坚持自己的想法。“反正都这么多年了,也不会好了。”赵婆婆的固执让我们有点“无语”。“她是为儿子省钱,这个药必须到绵阳才有卖的,确实有点贵。”袁帮全悄悄告诉我。“我说的你都不听了?那我要给你幺儿打电话,喊他回来天天把你盯到吃药。”最后,袁帮全使出“杀手锏”,才让赵婆婆“听话”。虽然嘴上有点埋怨袁帮全,不过,医生的好意,老人还是能理解。

检查完身体,袁帮全从包里拿出一份《乡村医生与农村居民签约服务协议》。这是今天随访的另一项大事,要和赵婆婆现场签订这份协议。

这是安县探索农村卫生服务模式的改革创新。对孕产妇、新生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由签约村医负责定期随访,为患者提供上门访视、家庭保健、健康咨询指导、康复治疗等服务和指导。农民遇到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还可电话咨询签约村医。

赵婆婆不识字,袁帮全便念给她听。“以后,你对我哪里不满意的,还可以打这个投诉电话,告我状呢。”袁帮全的话逗乐了赵婆婆。

离开时已经近12点。再步行20多分钟到王成财老人的家。体检和询问后,为老人开了一些治咳嗽的药。“老大爷高血压,又喜欢喝酒。我劝了好多回,都没用。”袁帮全告诉我,在他负责的德胜、白果、东益三个村,像赵立秀和王成财这样的独居老人有很多。子女在外打工,再加上年事已高,生病了能拖就拖。“如果不是很严重,他们都不会下山来找医生,只有我不定期到家里随访,顺便送一些常用的药物。”

袁帮全说,这也是签约服务协议的另一个原因,可以及时为住得偏远的病人提供帮助。

返回已是下午2点。在镇卫生院我遇到了镇上的另外两名乡村医生,张修文和张传和。

他们的办公室里,旧办公桌上摆着一台电脑,周围堆放着全镇各个村的村民健康档案等材料。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整理完善的材料,方便以后建立电子档案。”张修文说,不下乡,他们就像卫生院的其他工作人员一样,朝九晚五到办公室来上班,卫生院也会发工资,每天50元。

下午4点过,千佛安置点的李婆婆找到办公室,找张传和拿药。“再等我十几分钟,把这几个档案整完就走哈。”张传和答复道。

9月5日 星期四 小雨

坚持是因为有人需要我们

今天是赶场的日子,山上下来的村民多,袁帮全决定在村上的医务室坐诊,不去卫生院“坐班”。

医务室刚刚开门,德胜村2组的刘汉芳就走了进来。“老袁帮我测下血糖,今天我专门没吃饭。”刘汉芳血糖偏高,会不定期找袁帮全做检查。这些都免费的,村民也乐得时常来。

半小时内,8个老人、2个青年先后来到医务室咨询。每检查一个村民,袁帮全都记录在案,当做复查时的依据。“以前看病都是在我家里,哪有现在这样规范哦。”趁着闲暇,袁帮全请我参观他的医务室——

有50多种西药,一个可装100多种中药的药柜;治疗室里有烤灯和病床;诊断室里放着两台获捐的体重秤。这个医务室是灾后重建项目之一,面积超过100平方米,包括诊断室、治疗室、中西药房、中医药传统治疗室等。“咋个没看到打针、输液的一些医疗用品呢?”“现在我们都不做这些了。”袁帮全说,最近几年,随着改革深入和医疗管理规范,乡村医生不再提供输液、轻创缝合等治疗,仅为村民提供感冒、消化不良等常见病的一般诊治。

在袁帮全的记忆里,九十年代的时候,他平均每天要接待40多个病人,药物都是请货车专门从外地一车一车地拉回来,卖出的价格也都由自己定。如今,医务室采用基药,统一明码标价。

袁帮全讲了几次惊险的经历。“有个村民手臂受伤,流了很多血。刚帮他做好缝合就休克了,不过幸好没过多久就醒了。”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几次,想来有些后怕。

袁帮全说,目前乡村医生的主要收入有三部分:财政对村卫生室的补助;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补助,需绩效考核;村卫生室实施一般诊疗费的补助,每一个病患5元。

即使这样,不少乡村医生还是选择放弃这个职业。十年前全镇有10个村医,如今却只剩下3人。“你有没有想过放弃呢?”我问袁帮全。“有时候想过。”袁帮全答,“2008年地震后,很多人都搬出去了,镇上实际居住的人不多。我守在这一天,可能一个处方都开不了。坚持下来是因为有点成就感,村上还有人需要我们。”

接下来的三个多小时,我才真正体会到袁帮全这句话的含义。医务室除了袁帮全和我,再也没有第三个声音。只有偶尔路过的村民,向医务室投来好奇的注目,证明着我们的存在。

“是不是袁医生啊?”一个声音响起,是一个老婆婆,“我想买两副水药(中药),咳嗽一直不好,有人说你这有贝母。”

80岁的严加荣是一个独居老人,家住千佛村,到场镇要4个小时的步行时间。老婆婆脚上的布鞋已经湿透,腿脚都沾满泥巴,头上的帽子也全是水汽。“你走下山的啊?天不亮就走了哦!”说着,袁帮全把老人迎进门,倒上一杯热水。

老人的听力不太好,袁帮全的问题,老人一个也没回答,只是一直强调,“要买水药,西药吃了两天,又犯了”。

袁帮全很为难,医务室的中药不齐全,有些药还没进回来。“要不我先给你开点西药,然后帮你开个中药的单子,你看能不能请人到县上去把药带回来?”袁帮全给老人开了西药。老人没有要中药的处方,她说请人麻烦,下次赶场时,再来找袁帮全。

望着老人离开的背影,袁帮全和我都有点难过。“下次得空了,我去老太婆家里随访。”袁帮全说。

□本报记者 吴璟 文/图

记者手记

给乡村医生更多关注

乡村医生的价值是什么?不管是留守的空巢老人,还是一般的村民,与乡村医生通过长年累月的交往,建立了彼此间的信任。这份信任,无价。

但一个问题却越来越严峻——他们越来越老,也越来越少。

采访中,有个事例让我感触很深。安县卫生局副局长付作举告诉我,就在7月的洪灾中,卫生局给受灾的村组送去药品,由于个别村组没有乡村医生,送去的一些珍贵药品没人接收,最后只能送一些感冒清和创可贴给村民。

的确,乡村医生队伍面临老龄化和招人难的困境,用业内的话来讲是“进去难,出来也难”。

进难,是由于目前设置的乡村医生门槛不低——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及以上。“按照现在乡村医生的职能来讲,其实医学院中专毕业就可以胜任,能够跨过那个门槛的年轻人,哪个会愿意到乡村来当医生?”采访中,这样的话记者不止听到一遍。

出难,是因为目前尚没有乡村医生退出制度,村医处于“活到老干到老”的状态。村医生活条件艰苦,工作量大,又没有被列入编制,但是不干了,他们又靠什么养老?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意见》,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可以参加新农保,对符合新农保待遇领取条件的乡村医生发放养老金。但实际操作中,乡村医生对如此安排有微词。“现在很大部分村医都已超过60岁,让一个老村医每个月拿55元,会不会太少了?所以,很多人仍然坚持在岗。”一些村医有自己的坚持。

新闻推荐

绵阳出台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 职业农民将优先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本报讯(记者祖明远)什么样的农民才算职业农民?成为职业农民有啥好处?近日,绵阳市出台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对职业农民的认定标准及条件、认定程序、准入及退出机制作出了明确规定,职业农民这一新事...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乡村医生转型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