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安州新闻 > 正文

北川鹦鹉合唱团张登军本报记者陈四四大雁落脚的地方草

来源:四川日报 2012-05-04 18:54   https://www.yybnet.net/

北川鹦鹉合唱团——

□张登军 本报记者 陈四四

“大雁落脚的地方,草美花又香。春风轻轻吹得那冰雪化啰,溪水淙淙响。”4月20日,经过北川新县城文化中心,《这里是红军走过的地方》的合唱声传来,几位游客忍不住循声走了过去。

唱歌的是一群退休老人,他们都是北川鹦鹉合唱团的成员。每周星期五下午,他们都会在这里唱歌,一唱就是3个小时。

音响、电子琴是自己凑钱买的,这支纯业余的合唱团近年来在北川名气不小。去年底举行的四川省文化惠民活动走进新北川暨第三届“金秋乐”中老年舞蹈大赛中,合唱团还捧回了文化惠民展演奖的奖牌。

热爱歌唱 107位老人走到一起

鹦鹉合唱团的前身是原安县老协歌咏队,成立于1996年,成员都是退休干部、退休工人,出于对唱歌的热爱,这群老人走到了一起。

虽然业余,但团队却有一位专业的声乐指导老师,他就是原安县师范学校退休的音乐教师、鹦鹉合唱团团长洪锡纯。

“都有一定的基础,但很多发音还是不标准。”洪锡纯从最基础的乐理知识入手进行指导,练习发音、识简谱……根据安排,大家每周一、三、五集中到一起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后,每周教一首歌,之后再进行合唱声部训练。

最初的歌咏队只有几十个人,到鹦鹉合唱团正式成立后,已经发展到107人。

每周演出排日程 感恩歌曲最响亮

对于鹦鹉合唱团这个名字,很多人最初都感到别扭,但洪锡纯解释说,鹦鹉最开始学说话时很难,学会之后叫出的声音却很好听。

这一番比喻,让大家都很乐意。事实上,老年人学习声乐,而且是分声部的合唱,原本就有难度。不过,经过长期的练习,每当大家周末到郊外“AA制”聚会表演时,听到那动听的歌声,很多人都有些不相信,“这么好听的歌,真是我们唱的?”

动听的歌声,很多时候还会在安昌镇的各个社区唱响。北川新县城开城之后,他们时不时去几个广场展示一番。因为团员们都身处灾区,目睹新家园的变化,大家最喜欢唱的还是表达感恩的歌曲,也唱《这里是红军走过的地方》《康定情歌》等经典歌曲。

这支特别的团队,很快引起了北川文化部门的关注,将其列入重点扶持的社会文艺团队之一。2011年5月17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鹦鹉合唱团正式注册成立,也正是从这天开始,合唱团把走进北川新县城展示作为一个既定的日程。

“每周一去文化馆排练,周三在安昌镇的老年活动中心学唱新歌,周五上午练习合唱,周五下午到北川新县城文化中心广场展示。”这是合唱团的日程安排。这个日程,去年以来一直没有改变,而他们能娴熟演唱的歌曲已接近100首。

自掏腰包 “图的就是个乐”

去年“七一”,在参与北川举行的庆祝活动时,合唱团演唱的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得到高度评价。去年底,在北川举行的四川省文化惠民活动走进新北川暨第三届 “金秋乐”中老年舞蹈大赛中,合唱团演出的《欢天喜地》捧回了文化惠民展演奖的奖牌。

评价与肯定,让鹦鹉合唱团的成员对合唱更加痴迷,心甘情愿地无私付出。

没有音响,大家主动筹钱购买。合唱团惟一的乐器就是电子琴,也是大家凑钱买的。洪锡纯说,每次去新县城展演,大家都是自掏腰包赶班车,但没有一个人抱怨,也从不提出任何回报。

“图的就是乐趣。”成员陈绍蓉认为,这种乐趣对退休的老人来说,是无法用金钱换来的,“歌声给我们带来了第二个青春。”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吴璟安县秀水镇群益村的农家书屋终于在近

□本报记者吴璟9月11日,安县秀水镇群益村的农家书屋终于在近期建成开放,5个崭新书柜,1500册新书,让村办公室主任李庆红兴奋不已。自此,全县234个行政村,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但安县文化广播影视新闻...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北川鹦鹉合唱团张登军本报记者陈四四大雁落脚的地方草)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