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安州新闻 > 正文

涪江河畔春来早巴蜀万里行采访团一行来到绵阳观园

来源:四川日报 2012-04-10 19:05   https://www.yybnet.net/

涪江河畔春来早。3月19日,巴蜀万里行采访团一行来到绵阳。观园区看企业,访民生探文化。春天的绵阳生机盎然。

作为四川第二大城市,成渝经济区的重要成分,科技城绵阳有其独特魅力。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的磨砺与考验,这座城市并没有放慢发展的脚步,而是从一个更高起点再度出发。

“跨越”,是绵阳人的真切感悟。基础设施实现根本性跨越,产业发展实现再生性跨越,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整体性跨越。如今,人们面前是一个求新求变求大的绵阳。

□本报特派报道组

多级支撑构建产业新格局

过去,一提起绵阳,人们会想到长虹公司。这几年,尤其是通过灾后恢复重建后,绵阳发展的增长点有了更多的支撑。从一个到多个,从一极到多极,绵阳产业版图正在重塑。

在安县工业园,华晨汽车南方基地花荄工厂一派火热的生产场面,4条生产线全开。这里具备年产15万辆整车和50万套汽车零部件的能力,全部达产后将实现一年110亿元的产值。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成为绵阳着力打造的下一个千亿产业。以华晨汽车南方基地、中国重汽西南基地、好圣汽车零部件、川汽新能源汽车等为主导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正在强势崛起。

围绕数字电视、智能手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长虹正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在三网融合的道路上,九洲正在投资建设西部最大的三网融合终端产业基地。在这两家企业带动下,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绵阳的千亿级产业。

在两大优势产业带动之下,冶金机械、材料及新能源、化工环保和食品及生物医药,正逐渐成为绵阳新的潜力增长股。

在西南地区最大的特殊钢锻造基地—攀长钢锻造中心,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锻压主体设备正加大马力生产。据介绍,自今年1季度投产后,锻件和锻材供不应求,预计可实现12亿元的年销售收入;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民营企业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为上汽、哈汽、东方汽轮机、德阳二重等做叶片锻材配套,去年实现了6个亿产值。

“一花独秀不是春”。绵阳“百花齐放”的生动实践,是结构之变,是动力之变,也是路径之变。

保障有力促进民生新跨越

民生无小事。绵阳的回答是:“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在绵阳三年的灾后重建中,2267亿元投资中有1308亿用在了民生上。重民生体现在优先重建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城乡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

160多万户城乡住房重建和维修加固任务全面完成,1000多个学校、医疗卫生重建项目和200多个社会福利设施建成使用。住房、学校、医院这些农村以往的“短板”被补强。不仅在硬件上得以提升,在“软件”上也不再“软”。

当采访团一行来到涪城区吴家镇小学时,小学生们下课了,兴高采烈地奔向各自的兴趣班。从2010年6月开始,这个小学开始建设乡村少年宫,农村学生也可以凭个人爱好选择兴趣班,除本校教师外,来自市里高校、企业和文化系统的人员也会定期来此开课。

此外,这个小学还设立了留守儿童关爱中心,住宿实行免费,学生只交伙食费。学校还为家长们订阅杂志、定期组织家长学习。“虽然在农村,但我们的思想不能落后,观念不能落后。”校长杨聪伟笑着说。

上学、就医,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在解决看病难问题上,绵阳也进行了新尝试。从2011年开始,绵阳从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入手,实施医疗卫生民生工程,免费提供十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民生保障须有力。近几年来,绵阳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新农合”实现了全覆盖,近10万失地农民纳入了养老保险。31万名城乡困难群众实现了“应保尽保”、2.2万名“三孤”人员救助措施逐一得到落实,近2万户因灾失地农民现在已有房住、有地种、有就业。

去年,绵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79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183元,“第一次超过了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的语气里透着自豪。

丰富文化注入感恩新内涵

“感恩”这两个字,如同一股涓涓清流流淌在绵阳人心里,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在江油中学琅琅读书声里,“特殊党费”援建江油中学的纪念碑矗立在图书科技楼前,提醒着师生们不要忘记那段历史。设在二楼的江油教育系统 “三基地一窗口”陈列室,图片、实物、视频、电子签名、手书留言台等丰富的资料,展现了江油教育系统抗震救灾、砥砺奋进完成灾后重建的历程。如今,这里已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灾后重建后,家乡变得更美了,学校的设施也更完备了,我们很多校园活动都围绕感恩奋进的主题,同学们参与积极性很高。”高一年级的鲁娅珺感受到了变化。而在她的老师眼里,学生们学会了关心人、体贴人。

李振平是绵阳雷锋志愿者服务站的负责人。这个从地震中成长起来的志愿者组织已从当初的二三十人发展到现在4700多人的规模。“我们的服务已经走向了常态化,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都是服务对象。”2009年至今,服务站还募集了10万余元资金,在北川、游仙等地帮助农民建立了700多亩中药材与果树基地,捐赠了5000余株核桃树苗。

“奉献他人,提升自己”,这句在绵阳街头随处可见的标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走出家门,文化气息无处不在。”绵阳人也享受了身边的文化资源。川剧坐唱、羌族歌舞、文昌洞经古乐、三国文化等文艺演出和文化活动,长期在绵阳各大景区、公园、广场展示。还有免费开放的“三馆”,一批名人故居、历史文化古镇相继开放,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目的的山歌节、民俗展演等纷纷亮相。

如何把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成特色产业,推动文化持久发展?绵阳提出了“四种文化相辉映”的产业思路,打造以李白文化、三国文化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带,以羌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产业带,以地震重建区为依托的重建文化产业带,以中物院科技展览馆、亚洲最大风洞群、邓稼先故居为代表的“两弹一星”文化产业带。

在最具特色的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上,绵阳将以北川的青片、禹里为中心,在青片河流域、白草河流域10余个乡镇打造羌族原生态风情走廊;在平武清漪江流域的13个镇乡建立羌族文化走廊,发展民俗休闲旅游。

新闻推荐

记者吴璟绵阳市委决定追授在抗洪抢险中遇难

本报讯(记者吴璟)8月23日,绵阳市委决定,追授在抗洪抢险中遇难的安县高川乡纪委副书记、党政办主任杨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向杨洁同志学习。8月17日晚至18日凌晨,安县高...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涪江河畔春来早巴蜀万里行采访团一行来到绵阳观园)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