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眉山 今日彭山 今日仁寿 今日丹棱 今日青神 今日洪雅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今日仁寿 > 正文

关注生猪产能恢复

来源:眉山日报 2019-11-21 06:36   https://www.yybnet.net/

多措并举 破解生猪产能恢复三大难题

——四川生猪调出大县仁寿走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 陈地

四川仁寿县紧邻成都,人口超150万,2018年出栏生猪130万头,是四川省生猪调出大县。受非洲猪瘟影响,仁寿县2019年生猪出栏量下降明显,截至10月底,同比下降约3成。近日,记者在仁寿县走访发现,当地正全力稳产保供,并采取多种措施破解当前生猪产能恢复所面临的三大难题。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当前多个大型养殖集团对扩大生猪生产表现出了较强的积极性,但首先面临的问题便是“用地难”。发展生猪养殖必须有非永久基本农田且需要一定面积,而四川很多农村土地小而分散,解决用地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记者来到仁寿县满井镇杜家村时,村民黄建友正守着工人完成最后的工序,他新建的生猪养殖场即将竣工,预计在下月正式投入使用。黄建友介绍,养殖场占地约四亩半,共有两个养殖单元,每个单元约有50只母猪,年出栏量约1200头。

指着养殖场周围200多亩柑橘林,黄建友骄傲地说:“以后我的养殖场就和这些柑橘地种养结合,现在养殖每头生猪利润近3000元,正式投产后我相信一定大有可为!”

据仁寿县农业局副局长辜小洪介绍,当前在仁寿县共有313个养殖单元正在建设中,预计未来3年将有800个单元投入建设,将为当地新增100万头的产能。

如何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发掘出300多块建设田地?辜小洪说:“我们最大的办法就是盘活闲置土地,如学校、厂矿、荒地、荒坡等,全程都让国土部门参与,把没利用起来的非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利用起来。我们天天拿着卫星掌图选地,看好一块就立马到现场勘察,符合标准就动工。”

在扩大生猪产能过程中,资金问题也常常困扰养殖主体。据了解,当前养猪主体信心尚未完全重塑,过高的投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仁寿县副县长黄勇告诉记者,在当地每个养殖单元的建设成本约为90万元,目前县政府为每个单元补贴20万元,与此同时作担保,每个单元让农户再从银行贷款50万元,投资成本大大降低后,养殖者生产热情更加高涨。

而针对不少人担心的全自动化的养殖带来的高用电问题,黄勇透露,目前当地全部降低养殖用电电价,采用0.54元每度的农用电价。对于2个单元的养殖主体来说,年用电费用将从12万元下降至不到4万元。

此外,环保问题也是生猪生产不得不面对的一大挑战。记者在仁寿县走访看到,各个正在建设的养殖场均流转了大面积的土地与其形成依托。“我们的原则是以种定养,种养结合。”辜小洪说,现在当地新建、复产的养殖场都要在网上备案,实现零排放。“只有把环保问题彻底解决,老百姓发展生猪养殖才没有后顾之忧。”

据了解,今年8月底,四川省农业厅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全省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九条措施,之后成都、自贡、眉山等多个生猪养殖大市也纷纷出台具体政策鼓励生猪生产,并在实施过程中因地施策,努力破解生猪产能恢复所面临的难题。

“未来一段时间,四川省现代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将迎来集中建设期,到2020年,将新增年出栏生猪1000万头以上的生产能力。”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表示,这将有效填补当前出现的产能空缺,保障四川省生猪生产及猪肉供给的总体稳定,同时为保障全国猪肉供应做出四川应有的贡献。

(新华社成都电)

重庆安排6.6亿元扶持资金 推动生猪产能恢复

新华社重庆电(记者 李松)记者从重庆市农业农村委获悉,重庆市已安排扶持资金6.65亿元,统筹用于生猪产业发展,助推生猪产能恢复。截至11月中旬,重庆全市新增生猪产能达到84万头,生猪存出栏降幅逐步收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提升。

据了解,重庆推动生猪产能恢复的扶持资金主要包括:统筹用好24个生猪调出大县进行奖励资金0.83亿元,重点用于生产发展;统筹用好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资金4.59亿元,重点提升规模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能力,促进绿色发展;统筹用好生猪产业专项资金0.25亿元,重点用于支持生猪引种、保种;新增安排财政资金0.8亿元,专项用于新增产能、疫病防控等。同时,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对生猪规模养殖场贷款贴息,在国家贴息2%的基础上,提高为4.35%给予贴息。

此外,重庆还在加紧落实生猪生产重点产能建设要求,加强生猪规模养殖重大项目策划,编制形成项目库,目前11家生猪养殖重点龙头企业项目正加快建设。为保障猪肉供应,持续加强市内大型规模养殖场产销调度,引导规模养殖场与屠宰场紧密对接,做到平稳有序出栏。目前,已完成1.13万吨冻肉储备。

河北实施稳定生猪生产专项补贴

新华社石家庄电(记者 王昆)记者从河北省财政厅了解到,河北各级财政部门正加大生猪稳产保供支持力度,其中,实施稳定生猪生产专项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购买生猪发生的银行贷款进行贴息,贴息比例原则上不超过2%。补贴期限暂定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

河北提高生猪保险保额,将能繁母猪保额从1000元增加至1500元、育肥猪保额从500元增加至800元,扩大育肥猪保险规模,进一步增强生猪养殖风险抵御能力,调动生猪养殖场(户)恢复生猪生产的积极性。

同时,河北支持有生猪人工授精基础条件的生猪养殖大县,对购买使用良种猪精液进行补贴,推广人工授精技术,补贴对象为使用良种猪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母猪养殖场(户),补贴标准每头能繁母猪年补贴额不超过40元。

“省级财政统筹农业生产发展等专项资金,进一步向稳定生猪生产工作倾斜。”河北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保障生猪疫病防控措施实施,河北各地立足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养殖大县生猪运输车辆洗消中心建设等。

此外,河北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在做好风险评估、管控的基础上,将加大对全省规模化养殖场(户)信贷担保扶持力度,简化优化工作流程,扩大反担保措施范围,协调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采取无还本续贷、办理展期等措施,满足规模化养殖场(户)恢复、扩大生产的融资需求。

图片新闻

10月23日,在磁县磁州镇徐家沟二街村生猪养殖场,管理人员操作智能系统向猪舍投放饲料。

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磁县把智能化生猪养殖列为特色扶贫产业项目,采取“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助力农民脱贫。智能猪舍使用物联网技术,可通过手机随时掌握猪舍内相关情况,喂饲料、给水、清粪等实现自动化。

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湖北:“真金白银”支持生猪生产促行业转型

□新华社记者 侯文坤

自从发生非洲猪瘟以来,过去这一年多里,董伦勇经历了恐慌、迷茫、压抑、平静,到现在重拾信心,正朝着做大做强的目标,继续他的养猪事业。

湖北是我国生猪主产区之一。董伦勇是湖北枣阳市伦勇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农场生猪年出栏量1.2万头。“去年非洲猪瘟疫情暴发后,我熟悉的几家几百头规模的养猪场都关了。按当时的想法,把出栏的猪卖了后,我也不打算再养了。”董伦勇说。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湖北省今年前三季度生猪存栏1633.5万头,能繁母猪存栏159.9万头,同比分别下降29.7%和30.3%。虽然疫情日渐趋稳,行情也转暖,但“不敢养、不想养、没钱养”曾一度是困扰董伦勇等养殖户和企业的主要问题。

为此,今年下半年以来,湖北从生猪生产的资金保障、贴息贷款、保险等多方面出台了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比如给予全省8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省级地方品种资源保种场一次性补助;给予能繁母猪存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一次性补助;给予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短期贷款贴息支持。不仅如此,湖北多个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硬政策,如武汉市给每个配套建设生物安全设施的万头以上规模养猪场补贴60万元;宜昌市财政筹集2000万元资金扶持生猪生产;神农架林区对引进饲养良种能繁母猪5头以上的养殖主体,每头“以奖代补”补贴1000元……

政策的保障给稳产保供打下坚实基础,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有关统计监测显示,10月份该省生猪存栏环比止降回升,存栏1595.2万头,环比增加4.12%;能繁母猪存栏162.2万头,环比增加6.36%。进入11月份,仍然延续良好势头,11月4日至11月10日,全省生猪出栏44.56万头,比上周增加2.67%;生猪存栏1593.23万头,比上周增加2.88%;能繁母猪存栏159.82万头,比上周增加3.12万头。规模养殖场和中小散户扩产、复养的意愿和信心都在逐步增强。

日前在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稳定生猪生产发展座谈会上,温氏、牧原、正大、中粮、正邦等15家省内外大型养猪龙头企业都有加大湖北地区投入的意愿,近两年规划新增产能超过1100万头,有些已开工建设。为督办各部门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及省里相关政策,给生猪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湖北省农业部门还成立工作专班,主动作为,针对企业复产中的问题做好跟踪服务。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给行业打了一剂强心剂,不仅仅在促进生猪产能恢复,也正在慢慢推动生猪生产方式转变,引导标准化生产体系构建和产业布局调整优化。

湖北金旭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潘向阳表示,公司将力争用3年时间,把产能从现在的60万头提高到150万头。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将配套延伸上下游产业,一方面推行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夯实疾病防控基础;另一方面做好肉食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

“有市场需求,有政策护航,我们敢养!”不断加码的扶持政策,让董伦勇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说,湖北省畜牧兽医局近日再传利好,针对万头以上规模养猪场开展的育肥猪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将从湖北5个县扩大到全省44个生猪调出大县,保费由中央、省、县级财政承担80%,养殖户承担20%。

“一头猪保额800元,保费40元,我们自己只用出8块钱就行。”董伦勇的农场所在的枣阳正是今年的试点地区之一,提前尝到“甜头”的他相信,这将带动更多养殖户回归,并且朝着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发展。(新华社武汉电)

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11月17日——20日消息

新闻推荐

仁寿生活污水处理实现全域化

11月12日,航拍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仁寿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二厂。近年来,仁寿县持续投入资金用于城市和乡镇生活污水处理...

仁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仁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关注生猪产能恢复)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