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仁寿新闻 > 正文

30年再聚会师楼下

来源:定西日报 2019-03-24 08:12   https://www.yybnet.net/

□苏延清

世间有一种感情,无法用语言表达。阔别30年后的相聚,眼泪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幸福,拥抱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牵挂,微笑是一种说不出的思念,倾听是岁月雕刻的最好涵养,挥手是惜别难舍的无奈举止……

——题记

丁酉年九月九日,陇中大地阳光明媚,对于陇西师范88届(一)班的每位同学来说,这是一个永远不能忘怀的日子。下午五时许,阔别三十年的30名同学及年过花甲已经光荣退休的班主任武玉鹏老师,带着彼此的思念和牵挂,风尘仆仆地来到祖厉河畔,相聚在会师楼下。

多少次梦中,我总是走不出陇西师范那块沃土——

同窗53张稚嫩的笑脸和几位恩师的言谈举止不知多少次出现在梦中:坐在教室的最前排,《文选与写作》课上欣赏着武玉鹏老师精彩的朗读和娓娓动听的讲解……课后和伙伴们在校园里追逐嬉闹……炎热的中午几个要好的同伴聚到前院楼前百年柏树的浓荫下侃大山……课外活动在阅览室翻阅着报刊杂志,在图书室里找到了心仪已久的图书……晚饭后登上操场后面的古城墙,一览陇西城迷人的夜景,夜幕中凝望“声闻四达”的钟鼓楼……凌晨的校园里传来为中国女排夺冠而燃放的阵阵鞭炮声……周末从钟鼓楼下走过,散步陇西文化广场,聆听龙女牧羊的故事;淌着露水,悠闲散步在水草茂密的南河湾;伫立仁寿山,俯视远山帷帐、渭水环绕的陇西城的繁华;趟过渭河,登上元蒙将领的巍峨巴巴坟,一睹河雾缭绕的渭水的气势……一觉醒来,却是躺在乡村学校的宿舍里,窗外已经传来了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吵闹声……

记忆犹新,30年前一个细雨绵绵的秋日,一群初中刚刚毕业只有十四五岁的少年和丫头,怀揣一纸承载几代人跳出农门夙愿的通知书,在宏伟壮丽的人生蓝图中告别亲人,离开满载童年梦幻的土房子,从安定、陇西、通渭、会宁、靖远、渭源等县区相聚在具有百年历史的南安书院——陇西师范,有幸成了骄傲的“陇师人”。

不忘走进校门的那一刻,我们是那般的意气风发、神采飞扬。我们有缘被编入了同一个班级,成就了岁月风雨无法抹去的同学。

师范四年,像一幕黑白电影、一本书、一朵云,镜头一摇就过去了,手指一拈就过去了,风一吹就过去了……于是,成为我们人生长河中最珍贵的时光。

经过四年苦读,我们再次回到了家乡,走进了乡村,坐上了“孩子王”的宝座,许多人一坐就是30年。

30年里,虽然我们各自忙着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但是,我们从未忘记当初的同学之情,师生之情,同学们互相之间牵挂思念,盼望着能有再次重逢的一天。同时,相聚之难,成了每一个同学从心底发出的感叹。

九九重阳,我们终于开启了三十年同学聚会的征程,相拥在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历史名城——会宁。

当日下午,负责承办这次同学聚会的东道主牛跃进同学和武老师早早来到会师楼大厅,迎接前来聚会的同学。温馨的宾馆大厅里洋溢着热烈的气氛,大家先是握手,然后叫出对方的名字,接着久久地相拥,这瞬间定格在重阳节的一个个镜头,我们期盼了足足30年。

经历了30年的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变迁、人生的洗礼,我们已青春不再。光阴带走了同学们的懵懂与稚嫩,并将皱纹深深地刻上了额头,稀疏的头发早已染上了花白。

看着一张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大家倍感亲切,回忆的心湖又荡起了涟漪,三十年前,那些年轻气盛,风华正茂的面容历历在目……

相聚的30名同学在会师宾馆二楼围着班主任武老师坐了满满三桌。聚会晚宴一如普通的家庭聚会——没有音响、没有鲜花、没有繁杂的程序。大家爽朗开怀的笑声,喜庆热闹的掌声,不时在大厅回荡。用陈酿了30年的浓浓师生情、同学情布置的场景,弥漫着陇师88届(一)班师生大团圆、大聚会喜庆祥和的氛围。

班主任武老师精神矍铄,他环视着在座的30位弟子,脸上洋溢着喜悦、激动和幸福。昔日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历经了三十年天各一方的艰难跋涉,已在各个行业大显身手,有的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岗位,有的成了中小学骨干教师,很多人默默工作在乡村学校,是他们撑起了家乡基础教育的半壁江山……

晚上7时,同学聚会晚宴正式开始。首先,老班长王志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班主任武老师动情地回忆了30年前师生相处的一幕幕往事:某某同学如何给他解释自己冠名“某炮”的缘由;某某同学从心仪的女同学宿舍楼前走过时的“秘密”手势;某某同学在言谈中得知初中某某同学在老家已经订婚后的羡慕神情;王彩霞阑尾手术后同班同学在医院护守的场景……这些封存了几十年的镜头,在这浓浓的聚会宴席上,就像一部电影一样重播。武老师一句话就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就是一个故事,把大家的思绪带进了三十年前的校园、操场、教室、食堂、宿舍……讲到激动处,从他噙满眼眶的泪水中,仿佛可以触摸到老师颤动的心弦。

武老师的讲话刚刚落下帷幕,被大家誉为“通渭才子”的陈永高同学,献上自己创作的诗歌《回首南安三十春,相逢每忆少年人——写在陇西师范88届同学聚会之际》,为整个聚会晚宴添加了文化元素。

被大家公认永远娃娃脸的“陇西才子”夏志雄和这次聚会唯一的女同学王彩霞精彩的演唱把聚会晚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歌声真切地表达了心中的那份深深的同学情谊和对恩师的感谢。

团聚桌上,觥筹交错。三十年的思念让我们有了说不完的话,每个人轮流诉说自己三十年的经历:我们为几位同学的英年早逝表示惋惜,挥泪洒酒祈福在天国的他们一路走好;大家多方打听由于车祸身患重病的马健同学的近况;有人回忆刚进校睡大床时为争夺“领地”发生的口战;有人叙说自己为班上十多个同学起绰号的“依据”和如何让大家认可的“技巧”;有人回忆起自己拿到印(写)有自己名字,散着油墨香味的《原上草》(学校文学刊物)和《星期天》(班级手抄报)时的欣喜若狂;有人回忆当年在陇西文化馆会议室掏两毛钱买了门票,有幸参加《树上的鸟儿》作者,1983年全国短篇小说获奖者,陇西籍作家王戈讲座和签名留念时的幸福;有人“揭发”某同学发现一位女同学接连收到几位男生情书时,晚自习时大着胆子“传讯”到教室外边,给她敲响“爱情专一”的警钟;有人回忆起我们一星期方可盼到一餐里脊时窗口争夺的激烈和当年对一份五毛钱里脊的垂涎;有人模仿秋天夜晚在苗圃偷摘苹果时的机敏动作,叙说着当时恐惧、欣喜的神态;有人回忆冬天的晚上熄灯后,翻过紧锁的校门打上二斤陇西的“101”白酒,尽兴后钻进冰冷被窝里的惬意;有人回忆自己找到一篇心仪美文后偷撕阅览室杂志时被管理员发现后的无奈……

忘不了在陇西影剧院观看《人生》时为刘巧珍的不幸遭遇而扼腕叹息……忘不了陇西物美价廉的凉皮、荞圈圈……讲到伤心处,大家唏嘘不已,谈到兴奋时,大家抚掌大笑。这一夜,是时间流淌最快的一夜,我确定。

朦胧中,被同学推醒,不知东方之既白。早餐后我们来到会宁会师广场,完成这次聚会的第二个重要议程——师生合影,参观会宁红军长征纪念馆。

集体合影、每个同学和武老师的单独留影、当年舍友的合影、同学之间的自由留影……大家不约而同地举起相机、手机,让暖融融的师生之情、喜滋滋的相逢场面,永久定格。

相见时难别亦难。下午三时许,大家再次聚在了会师宾馆的一楼大厅,大家再次握手,相拥,祝福武老师永远健康、祝福同学们万事顺心。

一遍又一遍挥手,一次又一次回眸……再见了,敬爱的老师;再见了,亲爱的同学。

最珍贵的年华,永远尘封在记忆的南安,

最美好的问候,永远停留在会师河畔,

我们注定会在交错的时光中肆意流浪,

为恩师风范开枝散叶,

为陇师精神源远流长。

新闻推荐

仁寿县禾加镇“一线工作法”面对面服务群众

“听说我要回乡流转土地发展中药材,春节上班的第一天,镇村干部就来到了我家里,了解我回乡发展的项目,需要帮助解决的...

仁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仁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30年再聚会师楼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