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工号子。
为迎接新年,仁寿特别策划准备了2019个金猪陶瓶。
猪陶艺。
外国美女主持人采访80后陶艺师。
金猪大挑战节目录制。
抬工号子。
非遗文化是此次央视农民春晚节目组最为关注的重点之一。
1月7日,导演组跟随抬工们来到仁寿县老天梯,拍摄了一组极具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影片。8名来自仁寿县虞丞乡反封村的抬工,双臂托举着巨大的酒缸、嘴里呼喊着整齐的号子、脚下踏着稳健的步伐,沿着石阶缓慢而坚定地拾级而上。抬工们平均年龄已经超过60岁,其中最高龄抬工为74岁。
据悉,仁寿抬工号子起源于早年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讲究“以歌辅工”。以前,抬工们在抬石头、木头等重物,或是在造房架桥、婚丧嫁娶出力时,用喊号子的方式,统一步伐,分散负重之苦。同时还能通过拖音与暗语传达路况,协调抬工们互相配合,涉险渡难。
仁寿“抬工号子”曾于2005年走进中央电视台《想挑战吗?》栏目,并挑战成功;2007年被四川省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2016年被中央电视台《醉美乡音》栏目制作成纪录片《号子》播出。如今,仁寿“抬工号子”不仅具有较高艺术价值,还将仁寿人不畏艰险、勤劳奋斗的精神世代流传。
除了直接拍摄抬工号子展演以外,节目组还别出心裁地将抬工号子和美女主持人结合,邀请了《乡村爱情》女主角“谢大脚”和CCTV-7“名嘴”辛嘉宝现场体验坐抬工轿子。伴随整齐音律的号子声,抬工们稳稳地抬着两位体重近百斤的“新娘”缓缓前行,在12分钟内走过了长26米、宽仅36公分的独木桥,并完成了“蛤蟆晒肚”、“狮挂绣球”、 “白猿偷桃”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在两个90度拐角处,走在队伍最前端的抬工俯身贴近桥面,用嘴试图叼起放在拐角处的红包,此时,队伍中另一名抬工整个身躯悬在轿子的长杆上,其余10名抬工则扎稳脚步承担起了4人的总重量。围观群众被眼前惊险的场景所震撼,纷纷屏住呼吸。当领头的抬工叼起红包顺利完成“犀牛喝水”时,人群中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大家喜笑颜开地说:拿到了红包就能在新年里讨个好彩头!
除了抬工号子外,节目组还特别关注另一项非遗文化——仁寿陶艺,并别出心裁地与当地合作,为全国观众带来了一份特别的新春礼物——2019个全球限量版金猪陶瓶。2019个金猪土陶瓶被罗列摆放,组成了数字2019,为新的一年祈福。
参与这2019个金猪土陶瓶制作的陶艺师傅,是从70后、80后、90后、00后陶艺师傅中按照不同年代分别选取10名,横跨4代、共计40名陶艺师傅现场“飙技”,不仅以特殊方式庆祝新年的到来,也同时纪念改革开放40年,给当地人带来了非常不一样的新年仪式,让全国观众在认识非遗、了解非遗魅力中喜迎猪年新春。
据悉,晚会将于2月6日(农历大年初二)晚上18点05分至19:30分在央视七套晚上黄金时段播出。栏目组和仁寿有机结合仁寿本土文化精品(抬工号子等)与央视文化艺术,打造了一档综合反映折射我国中西部地县新农村发展新成果的精品节目,充分展示仁寿群众崭新的精神风貌和独具特色的地方名片,让更多人了解仁寿、记住仁寿、游玩仁寿、投资仁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蒋萍)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1月22日,眉山市总工会组织全市15名全国、省部级和市级劳模代表开展了参观考察慰问活动...
仁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仁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