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仁寿新闻 > 正文

从书信到微信 40年沟通桥梁的变迁

来源:眉山日报 2018-12-22 06:07   https://www.yybnet.net/

传统的书信交流。使用智能手机沟通。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曾几何时,人们把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寄托在一枚小小的邮票上,通过书信往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交流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邮寄书信到编发手机短信再到近年来的微信互动,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的通讯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正一步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家住东坡区百坡路的市民陈云飞是一所中学的老师,家里还收藏了很多十多年前的书信。“高中毕业后,会用座机给好友打电话,如果想说的事多,就选择写信。”她一边拿出书信盒,一边回忆起十多年前的情形,“像我这种不太会表达情感的人,用文字交流更能抒发内心的感受。那时,朋友之间还经常送贺卡,每逢过节、生日,就会收到朋友们送来的手写贺卡。”在她看来,这也是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虽然年代有些久远,但再次翻出来,还是有说不出的情怀。

在仁寿县一所医院当护士的张科表示,那时,亲人、朋友联系完全靠书信。“每次将信件寄出去,就期盼收到来信,读书没有生活费了,也要提前给家人写信。”张科说,书信除了充当家书,还给了人一种期盼,每每收到信件的时候,都会让人很高兴。

“那时,还流行交笔友,时而书信往来,介绍彼此的情况。”市民王女士称,她当时就交了几个笔友,现在还保留着信件,也算是一种回忆。

2000年前后,手机逐渐成为通讯的主要工具,发短信也逐渐取代了书信。

“那时过年过节,关系很好的朋友一般通过电话拜年,普通朋友就是发送短信。”市民王芳说,发短信也是有讲究的,因为字数有限制,超出就算两条,为了节约话费,会在字数上“精打细算”,不仅要严格控制字数,还要尽可能地将字数用完,否则会觉得吃亏。

“过年前后,祝福短信不断,有时手机内存都不够。”王芳说,在短信内容的编辑上,会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关系好的就单独编辑,普通朋友一般是群发。所以,经常会收到不同朋友发来的相同短信。

如今,智能手机成了标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乖乖,明天回家吃饭,什么都不用带,家里有。”11月2日,仁寿县城区书院街居民李菊华掏出手机,与女儿在微信上视频聊天。

今年65岁的李菊华,最近在女儿的帮助下,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通过不断摸索,她还渐渐学会了用微信和家人、朋友聊天,偶尔还和在外工作的女儿视频,这让她高兴不已。“比以前打电话还方便,拿着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和对方语音、视频。”据李菊华介绍,她常常和儿子、女儿视频,聊聊家常等。尽管女儿不在身边,能够随时视频,感觉一家人仍然在一起。

“我们还建了一个家庭微信群,大家聊聊天,逢年过节发发红包等,群里非常热闹。”李菊华称,大家每天都在群里聊天,分享平时各自的生活。有时还会组织聚会,把很久没有联系的亲情,又重新找回来了。

家住东坡区环湖路的市民刘潇说,以前靠走动和打电话才能联系的亲人,如今拿起手机就可以视频,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此外,她经营的是广告生意,平常和客户联系、安排工作等,也会通过微信沟通,“一个个打电话,感觉很麻烦,通过微信群聊或私聊,都很方便。”刘潇说。

“我的微信里还有很多生意上的朋友,经常通过微信下订单。”市民高先生经营着一个小作坊,每天必做的事就是打开微信,看看有没有人发来订单。“我一般通过小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向客户发送产品介绍和生产流程等。平时,我们还可以像朋友一样交流,通过朋友圈,甚至能了解对方是否值得信赖。”高先生表示。

市民刘先生说,现在,他通过智能手机不仅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地通讯,还能实现移动办公、购物娱乐等多项功能。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科技飞速发展的40年。享受现代科技生活的我们,回顾往昔,通信工具的变迁、通讯方式的改变,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是改革的成果,也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印记。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滥伐林木受刑责 破坏生态复植被

仁寿县首例滥伐林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落幕“被告人陈某某犯滥伐林木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2000元...

仁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仁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村里的农家书屋2018-12-21 05:49
评论:(从书信到微信 40年沟通桥梁的变迁)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