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2018年度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出炉,四川仁寿视高天府投资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气氛浓厚,创业也成了一个热词。但对于很多刚起步的创业者而言,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未知。四川仁寿视高天府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天府新区仁寿视高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的管理运营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场地使用、创业指导、管理咨询、技术支持、项目申报及第三方中介服务等,让这个全方位孵化服务的综合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升温“加热”,实现了筑巢引凤。
加热升温
让企业起跑成长
12月5日,在天府新区仁寿视高创新创业孵化中心,仁寿水晶数控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蒋勇敏等人非常忙碌,因为经过一年多的“保温”式培育,该公司改进公司研发的“傻瓜式数控系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这种步骤化、程序化的“傻瓜式数控”,大大减少工人的操作失误,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程度。
蒋勇敏也从离乡替别人打工,到自己返乡创业;从一人单打独斗,到如今形成自己核心的技术团队,这一年多来,蒋勇敏成长了,他的企业也成长了起来,研发生产的数控系统有了稳定的客户和订单。在他看来,这与视高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提供低廉的厂房租金、免费的办公地点和创业启动资金等分不开。
2017年3月,视高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正式成立,中心由四川仁寿视高天府投资有限公司管理运营。自成立以来,中心围绕入孵企业需求,积极为其提供研发、经营和办公场地及相关配套服务,同时提供政策、管理、法律、投融资、知识产权、科技咨询、市场推广、人员培训和专业技术支持等服务,大大降低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成活率和孵化成功率,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自主创新体系。
目前,中心拥有在孵企业32家,拥有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面积7371余平方米,其中在孵企业使用场地面积5528余平方米,能为入孵企业提供研发、办公、经营及创新创业活动场地;设立了300万元的“种子资金”,对优质企业和项目进行扶持;签约入驻了知识产权、融资担保、法律、会计、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一批中介服务机构,为入孵企业提供比较完善的创业咨询、产学研合作、投融资、法律咨询、知识产权代办、税务代理金融管理、科技咨询、市场推广等各方面的服务。
翻开孵化名册,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通信技术等一批转型发展的好“苗子”正在源源不断被孵化成功。
创新服务
“幕后诸葛”为企业出力
孵化园区对于创业者的帮助,四川斯德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建新感触最深,该公司不但为东风轿车座椅生产线打造了一款新型机械,还为眉山奔朗陶瓷公司研发了金刚石磨头制造机。
这种“订单式”的研发,正是中心为潘建新创业进行的“量体裁衣”。
2017年9月,担任成都某大型机械制造厂设计工程师的潘建新辞职回到家乡仁寿创业。他召集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三位年轻人来到仁寿视高,成立了斯德尔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机械研发和生产。公司从申请注册到成立,用了不到十天时间,但令潘建新印象最深刻的,是园区和孵化中心的贴心服务。
视高创新创业孵化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心不但完善投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设立300万元孵化“种子资金”,帮助创业企业解决创业过程的融资困难,还建立“定期、定向”培训机制,加大对科技孵化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加强合作引智,形成有效的科技成果(技术)项目转化机制,培育一批成长潜力大的产品,引领带动产业发展。
据了解,为拓展孵化器功能,延伸服务,视高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积极与其他中介机构开展业务联系,吸引专利、法律、金融、会计、咨询、税务等机构参与,为孵化企业提供便利的中介服务。
“在孵化基地,创业者只要有一个创业想法,就可以在创业里小试牛刀;只要有一家创业企业,就可以在孵化器里茁壮成长。”中心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边浩)“人都有老的时候,将心比心,我更要照顾好自己的老人……”11月28日,宝鸡市渭滨区高家镇水泉路村村民陈康红说...
仁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仁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