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仁寿新闻 > 正文

砥砺奋进五年 绽放生命光彩 五年来眉山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回顾

来源:眉山日报 2018-11-22 07:38   https://www.yybnet.net/

扶残助残蔚然成风。九残会门球比赛。残疾人参加“东马”。残疾夫妇美化环境回报社会关爱。徐建兵向残疾员工传授竹编技艺。听障儿童和老师、家长在康复中心共度佳节。

【核心提示】

在加快建设繁荣富裕美好眉山的进程中,眉山市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扶残助残蔚然成风,残疾人兄弟姐妹们手挽手,一起奔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这五年——眉山市残疾人福利制度更加完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惠及8万残疾人。重度等特殊残疾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政府代缴。市内公共汽车残疾人免费乘坐。

眉山市高质量承办了全国九残会飞镖、盲人门球和特奥轮滑两次全国性赛事。其中,九残会飞镖和盲人门球赛事成为眉山市第一次承办的全国综合性赛事,得到国际盲人门球协会主席卡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肯定。

眉山市健儿征战里约残奥会,荣获5金1银的好成绩,实现眉山残奥会上金牌数零的突破。

眉山市残疾人康复工作走出一条以医养康,康医结合的眉山路径,成为全省样本。

眉山市成为全国白内障复明示范市、全国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示范市,市残联荣获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

人民日报整版报道眉山残疾人工作,盛赞眉山是一座“温暖的城市”。

眉山样板

康复中心大发展 残疾人康复眉山样板初现

近年来,眉山市积极落实儿童康复训练民生工程,投入大量资金对贫困家庭脑瘫、听力残疾儿童进行及时救助。在市委、市政府的长期关心支持下,眉山市儿童康复中心迅速发展。2017年10月,儿童康复中心顺利搬迁,拓展场地,优化布局,成为全省最美儿童康复中心之一。

仁寿孩子小愿于2013年到市儿童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来的时候,她只能勉强坐直。康复训练后,她实现生活完全自理,并在市残联的帮助下,就读苏辙小学。现在,二年级的她,不仅赶上了同学们的学习进度,还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谈起往昔,小愿的父母感慨地说,康复治疗改变了孩子的一生,也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小愿专门画了一幅画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画上,小愿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在阳光下自由奔跑。

和小愿一样被改变命运的,还有数千名各类残疾人。未来,眉山市还将有更多、更专业的残疾人服务项目,为残疾人朋友送去更多的关爱和幸福。

四川省八一康复医院为范本建立的市儿童康复中心,正在继续为孩子们提供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矫形器的适配、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医疗康复服务,让陷入先天困境的儿童能够恢复自理能力,让一个个家庭走出困境。

平台战略

多平台崛起 谱写脱贫奔康新篇章

就业平台崛起

残疾人就业,时刻牵动着大家的心。

市残联始终坚持“帮助一名残疾人就业创业,实现一个残疾家庭幸福”的理念,聚焦盲人、重度残疾人等群体就业需求,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

近日,在仁寿县禾加镇场镇上,一家中医推拿按摩店里,黎西正在给女儿小玉讲解按摩技巧。

21岁的小玉患有先天性心脏病,4岁时因感冒导致双眼失明,智力也受到了影响。小玉的残疾,打破了黎西一家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2016年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黎西了解到市残联正在开展盲人按摩培训。她意识到盲人按摩可以成为女儿谋生的手段,便带着女儿到眉山城区学习技艺。技艺学成后,母女俩于2016年11月在禾加镇开起了按摩店。

如今,小玉能够给顾客做简单的按摩。虽然每个月挣得并不多,但看到女儿能够独立挣钱,黎西倍感欣慰。

托养平台崛起

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一名残疾人,很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依托残疾人托养,可以增进残疾人家庭的幸福感。

2013年,眉山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与四川省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残疾人集中托养服务协议,组建庇护车间,以智力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庇护性劳动环境及条件。残疾人与公司签订就业合同,除“五险”外,每人每月能领到一份不错的工资,重新找回生活的自信和勇气。

青神县探索出了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该县将智力和肢体残疾但有一定自理能力的残疾人集中到黑龙镇中岩阳光农场,由专人进行管理,集中托养所产生的费用全部由政府兜底解决,残疾人家庭不出一分钱。

27岁的秦川家住青神县罗波乡施家沟村。由于智力三级残疾,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秦川的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在家种茶,因为收入少,他们家成为当地的贫困户。

秦川的母亲说,因为要照顾儿子,不少在家门口挣钱的工作,她都无法参与。自从儿子托养在农场后,她终于有了盼头。

“在我们农场,残疾人可以唱歌、写字、做体操等。我们还开设了技能培训,拓展他们的潜能。他们可以通过这些技能,去挣些零花钱,实现自身价值。”农场负责人何小康说。

截至2018年底,眉山市建立了8家寄宿制骨干托养机构和2家示范性日间机构。5家机构开设了农疗场,3家开设了庇护性车间,2家开设了手工项目,实现了“托养一人,幸福一家,稳定一方”的效果。

基于成效,眉山市成功创建了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成为四川省除成都外第二个“阳光家园”示范区,资助托养服务机构10家,集中和居家托养残疾人3000余人。

创业平台崛起

创业就业扶贫政策催生眉山市残疾人创业者集体崛起。

集中在竹编、蔬菜、水果、粮食等领域的残疾人创业平台,正在为广大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软硬件支持。市残联与49个专业合作社合作,帮助2540名残疾人就业创业,其中贫困残疾人640人;培育竹编产业示范基地4个,帮助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80余人实现就业;创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11个。

在党委政府、社会的关心下,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实现了就业、创业。

45岁的徐建兵从小患小儿麻痹症,如今已从事竹编产业30年。在青神县残疾人手工业就业培训基地,徐建兵的年轮竹艺公司成为第一批入驻的企业。

他创新竹编产品和销售渠道,重点研发竹灯笼。至今生产出100多款竹签灯笼,30多款竹编灯笼。他开设网店,同时与多家电商合作,产品畅销10多个省市。今年,公司预计产值240多万元,获纯利20万元。

创业的同时,徐建兵牵挂着和他一样的残疾人。今年6月,在县残联协助下,他给45名残疾人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竹编技术集中培训,以亲身经历鼓励残疾人走出家门,就业脱贫,并以优厚的条件销售残疾人的产品。

目前,有30多名残疾人经过培训,走上了竹编之路。45岁的朱利均,2008年汶川地震中受伤致下半身瘫痪,现在每天和丈夫一起到年轮竹艺公司编制竹灯笼,月工资1000元,其丈夫月工资达到3000元。

“团结带领残疾人兄弟姐妹,共奔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徐建兵说。

弥补空白

参与文体项目热度空前 为了更强的体魄更强的心灵

五年来,眉山市高质量承办了全国九残会飞镖、盲人门球和特奥轮滑两次全国性赛事,其中飞镖和盲人门球赛事成为眉山市第一次承办的全国综合性赛事,得到国际盲人门球协会主席卡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肯定。

文体方面参加面更加广泛。残疾人参与体育项目的人数空前。残疾人乒乓球、游泳等项目,实现了量与质的双提升。

眉山健儿征战里约残奥会,荣获5金1银的好成绩,实现眉山在残奥会上金牌数零的突破;眉山市残疾人全力参与全国、省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和省第二届文化艺术节,传递了残缺也要热爱生命,也要奋勇拼搏的人生真谛。

13年前,何钰佳出生在彭山区青龙镇,因先天大脑残疾,2岁多才会走路,语言表达能力也非常有限。母亲刘英只好将她送到特殊教育学校读书。

参加特奥轮滑比赛,让何钰佳的人生有了不同。训练中,她非常刻苦。平常人觉得很简单的动作,她要付出几十倍的努力才能勉强完成。她一次次地摔倒,又一次次地站起来。

2017年10月29日,何钰佳在特奥轮滑比赛女子直线赛300米项目中成功夺冠,这是眉山市运动员在2017年特奥轮滑比赛中获得的首枚金牌,也是眉山市运动员首次在该赛事女子组比赛中夺得金牌。

体育让何钰佳融入社会,体育改变了她的人生。

五年辉煌再出发

未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眉山市残疾人工作者将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团结带领残疾人兄弟姐妹共奔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 古良驹提供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县森林公安局查处一起收购无证木材案

本报讯(秦云波记者郭侨)近日,记者从仁寿县森林公安局获悉,10月24日,该局执法人员在对涉林企业进行联合执法检查中发现,仁寿县富...

仁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仁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心中有月光的人2018-11-22 01:55
猜你喜欢:
评论:(砥砺奋进五年 绽放生命光彩 五年来眉山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回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