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仁寿新闻 > 正文

悲壮的篝火 孩子们庄严地告别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8-11-21 04:03   https://www.yybnet.net/

在CS学校的玛丽姐妹和一条中华田园犬。

SOS!

薪水已经无法维持我们的生活了,现在无法想象如何挨过本季度。由于教育经费用于负担三名学童的费用——两名在仁寿,一名在成都,我们从10月1日到1月1日期间的所有费用仅剩下法币3300元(165加元,该数额包括发给乔伊的儿童补贴,而她的教育支出则是由我们在本国的人寿保险金负担)。目前中国的状况类似1937年的纽约,我们在这边使用加币的生活成本已经翻了一番。

………

我们以前偶尔还会添置一些家具,粉刷一下房屋,而现在多年没有这样做了。我们在中国的家人自1936年至1937年来到这里后,基本上没有添置过新衣服。男孩们无论大小,每年从4月到11月都穿草鞋(法币1元一双)。普通小孩子的鞋子要卖法币50元一双,而大孩子的要卖法币100元。而成人则就着原来带过来的衣服缝缝补补地一直穿到现在。

我并不抱怨我们所处的窘境,我知道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甚至连穿旧鞋子的机会都没有,我只想说明我们在这里没有任何奢侈生活,并且旧衣服缝缝补补穿些日子,总有一天会穿坏的。

以上摘自1941年云从龙的夫人凯瑟琳写给加拿大联合教会阿普纳先生的求救信,信中罕见地使用了“SOS”,表明他们处于怎样的困境。她所说的男孩子都穿一元一双的草鞋,被她的儿子珍藏的草鞋所证实。

物价飞涨

游花会吃碗面都难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物价飞涨,连陈寅恪这样领取“双俸”的教授都感到了经济压力。他有诗云:“日食万钱难下箸,月支双俸尚忧贫。”

出身于成都的著名报人唐振常,当时在燕京大学新闻系读书,回忆老师张琴南教授时,有一段生动叙述:

那些年,知识分子生活清苦,漫画家丁聪画教授,标题曰:“教授教授,愈教愈瘦”。时见此画,我想起琴南先生,他不但趋于瘦,且是面有菜色。先生子女多,家累重,所入自然不敷。时有先生寓所在陕西街一楼之上,与陈寅恪先生为邻,家中除桌椅之外,别无长物。每饭,真是如四川人所说的但见豆芽、青菜而已。而先生甘之,自如也。一杯在手,怡然自得……先生携家人游花会(每年成都西郊青羊宫举办花会展览,货摊林立,小吃无计),孩子们多么渴望吃点零食,而先生身上之资,仅足以付茶钱。孩子们失望可知。忽然堂倌送上来几碗面,用手遥指,说是那位先生请客。原来是在燕京大学新闻系兼课的张炜先生所命。琐事一桩,足见其时先生生活的清苦。

堂堂教授如此,农民更是苦不堪言。抗战以来,一千万人涌入四川,粮食供应压力非常大。首先保障军粮供应,是四川人民妇孺皆知的第一件大事。

“那时的征粮,在‘田赋征实’之外还要‘借征’,几乎把农民的口粮掏空。那一车车一船船粮食运往前线,是四川百姓勒紧裤腰带忍饥挨饿的奉献,是四川这头牛身上挤出的血奶啊!”最后一夜

他们烧掉了所有书本

在仁寿,一直熬到1943年,由于持续上升的生活费用以及失控的通货膨胀,加拿大学校已无力在中国继续运行。多数学生去往印度继续学业,或回到了加拿大。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这是仁寿加拿大学校的最后一夜,师生们举行了庄严而悲壮的告别仪式。

操场中心燃起了一大堆篝火,桔色的火光,照亮了教学楼、宿舍楼和一棵棵参天大树。火光中,再看看学校的每一扇窗,每一棵小草都那么亲切。仁寿的四年,是CS学校历史上最艰难也最美好,最贫困也最具创造力的时期,这是CS孩子一生中刻骨铭心的四年。

他们把课程表之类的文件全部埋掉,将伴随他们几年、带给他们知识和力量的书本,一本本投入火焰,化为灰烬。一切做了最坏的打算——假如日本强盗打进了四川,一张纸也不给留下!

一双双被火光照耀得透亮的眼睛,噙着泪水。那泪水,流过脸颊是滚烫的,仿佛要燃烧!

他们一遍遍地唱起了校歌:

华西加拿大学校,父亲为我选择,因此,有一天我来到这里。

在工作游戏的厅堂,修炼和完善自己。

啊!加拿大学校,我们深深爱你,我们的童年时光,与你密切联系。

当我们听到生命的召唤,当那一刻我们站立或者跌倒,我们将按照你的标准,做真实的自己……

第二天,黄思礼送走了最后一批师生,锁上了学校大门。

空山,树林,校舍,小路,草坡,石阶。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一阵风,把篝火的灰烬吹上了天空。

黄思礼想画一张画,更想写一首诗。此刻,却紧握着拳头,朝天上看了看:

伟大的莎士比亚,我相信——悲剧,决不属于中国!

新闻推荐

仁寿县拍卖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告 眉仁公资告〔2018〕第39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39号令关于《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规定...

仁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仁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悲壮的篝火 孩子们庄严地告别)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