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中的仁寿中学
四川省仁寿中学,前身为仁寿师范,2000年转制为仁寿中学,是眉山市重点中学。校园依山傍水,绿树成荫,集山的厚重与水的灵性为一体,是师生生活的家园,学生成才的乐园。经过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和办学实践,学校积淀了悠久的文明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先后赢得了“国家级师德建设、体育卫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市级绿色学校、市县高考质量特等奖”等300余项荣誉称号。
我们对教育的理解
我们认为,教育就像一盘特殊的菜,学校是饭店,校长是经理,教师是厨师兼服务员,家长是埋单的人,学生是吃饭的人。有些教师只管自己有成绩,只重教书不重教育,不替学生将来着想,不转变教育观念,不提升自己服务意识,这就像用“地沟油”炒菜,虽然利润高,有眼前效果,但绝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也有些教师不为名利所动,一心替学生终身发展着想,就像同仁堂的药,是良心药,放心药。所以做教育又和做药一样,加多少剂量,加什么成分,买药者一无所知,但时间久了,疗效是不一样的。重视学生习惯养成、品德修炼,就像中药,虽见效慢,但能治本。
紧跟时代 把握教育新常态
目前,我国教育正在转型,进入了新阶段,具有了一些新特征。具体说,就是从生存型教育向发展型教育转变,从农村教育向以城镇教育为主转型,从手工教育向现代智能教育转型。而这些都是转向教育新常态的大背景,那么何为教育新常态呢?
所谓教育新常态,一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认同;二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三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成为常态。
坚持“两手抓”战略
狠抓教师培训
近年来,我们整合各类资源,借助“成都七中直播教学、智慧课堂及弘仁大讲堂”三大平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一是以先进理念指导教师。病人把生理上的生命交给了医生,家长则把学生精神上的生命交给了教师。面对这样的荣誉和责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怀着神圣的、敬畏的心情,面对每天怀着新的期待的学生,面对每天伴随着新的变化的课堂呢?
二是以真心尊重凝聚教师。作为学校这样一个文化人积聚的特殊教育群体,他们骨子里所急需的并非物质和金钱,而是人格上的尊重和尊严上的维护,为此从“心”开始相互尊重,就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我们认为尊重其实很简单,也是很具体的:尊重可以从一张笑脸开始,尊重可以从一句问候开始,尊重可以从一声谢谢开始,尊重可以从一次道歉开始。尊重贵在深入师生灵魂,贵在坚持。
三是以细致管理规范教师。我们始终坚守“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工作理念,制订了仁寿中学教师师德规范“十要十不要”和教师课堂教学“十要十不要”;大力推行“2+3”新课改基本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确保老百姓子弟进得来、稳得住、学得好。近年来,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培养出了王军程、刘冰、韩雨霖等众多精英才俊,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四是以多元活动提升教师。通过面向全校师生的“弘仁”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全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涌现了陈洪友、温刚、李平平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
重视学生的全面、个性、可持续发展
我们始终认为,教育是慢的艺术。所以,我们在完成教育的规定动作外,又坚持做好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自选动作。
坚持办好“弘仁”师生社团,就是我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我校有28个“弘仁”师生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着力培养道德情操高尚、学习成绩优异、艺术修养深厚、创新能力突出的阳光中学生、优秀中国人。几年来,我校社团建设成绩斐然,文学社、书法社、学生合唱团等享誉县内外。
仁寿中学 蒋汉军 刘青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侨)11月3日,眉山市召开迎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工作动员会,会议以电视电话会形式召开。会议结束后,...
仁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仁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