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白鹭频频光顾柴桑河生态湿地公园。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该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下一步将实施景观打造。
“两年没回来,这里变样了。原本不足10米宽的小沟渠,如今河面有近300米宽,且河水清澈。”站在桥上观赏柴桑河风貌的仁寿县视高镇河心村返乡农民工张师傅说,明年建成后,这里的景色会更美。
据了解,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彭清华莅眉调研时对柴桑河整治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眉山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一手抓雨污管网建设,一手抓生态湿地建设,让未来的柴桑河碧波荡漾、芳草萋萋、绿树成荫,把柴桑河流域建设成景色优美的生态湿地,把眉山天府新区打造成宜居宜业宜商的现代生态公园城市。
上下共治
还柴桑河一河清水
作为岷江的一条支流,柴桑河又名倒流水,发源于仁寿县原钢铁镇与清水镇交界处之李家沟,河水倒流北行经仁寿县清水镇、视高镇至成都双流区籍田街道汇入鹿溪河、赤水河再入岷江。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在柴桑河上下游各有两个村(视高镇河心村、桂花村和籍田街道鱼鹤村、清华村)分别位于柴桑河的左右岸,流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但是行政区域划分却将这种整体性打破,从而给柴桑河流域的水环境管理带来诸多问题。
柴桑河该怎么治理?今年5月,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建立起了柴桑河流域治理长效机制,双方约定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有重要事项时临时召开协调会,共治柴桑河。
9月初,双方开了5月以来的第三次会议,商定共同对柴桑河泉龙河流域排污口加强管控,对流域内污染风险源进行排查,明确交界处污染风险点;继续增进柴桑河流域河道环保和水务工作交流,实现成都眉山柴桑河河道治理共同发展。双方还特别约定建立村级河长联合巡河机制,深化左右岸的合作。此外,眉山方面还表示,将通过在柴桑河上游设立拦漂网等措施,尽量减轻下游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环境治理的压力。“这就形成了一种相互帮助、相互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局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下游合作,共治柴桑河,让柴桑河水质有了明显改善。据眉山天府新区河长办负责人介绍,从今年5月双方建立联系机制起,柴桑河水质有了一定改善,水面漂浮垃圾明显减少,乱排污等行为得到及时处置,沿河企业、居民环保意识明显提升。
品质升级
打造生态湿地公园
新一轮的区域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一流的人才,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生态环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将把最先进的技术理念和最先进的建设工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柴桑河湿地的品质品位,形成眉山天府新区的软实力。”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眉山天府新区管委会主任梁磊说。
在眉山天府新区管委会,挂着一幅天府新区视高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规划图上,视高片区被多个公园所环抱,北有柴桑河湿地公园、南有天府公园、东有帽顶山生态公园。
按照规划,天府公园将打造成为成都规模最大、运动项目齐全、配套设施完善、最具活力的运动主题公园,并将其定位于打造城市发展新引擎,铸就中国西部的文化产业新高地和世界熊猫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柴桑河湿地公园则突出亲水性、休闲性和商业性,将其打造成为特色休闲功能区。帽顶山生态公园将充分利用其山地特征,因地制宜,打造登山、攀岩、露营、野战、拓展训练、山地自行车道、摩天轮等运动场所及设备设施,与天府公园形成互动、互补。
“柴桑河整治项目是改善天府新区视高区域生态环境,提高区域内整体环境品质,推动生态、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构筑起宜业、宜居、宜人的现代化城镇发展格局的重点生态项目。目前,我们的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已经到广西南宁的那考河参观、学习治水经验,结合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工艺,优化柴桑河泉龙河河体整治设计方案,新方案10月10日已完成专家评审。”项目负责人说。
据介绍,该项目自去年4月开工建设以来,水体、绿地、景观、道路等建设进展顺利,预计明年底竣工投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文铭权袁丽霞)10月20日,天府新区视高至兴隆湖城市公交开通,这是四川省开通的首条跨市城市公交线路。视高...
仁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仁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