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仁寿新闻 > 正文

打通交通“脉络” 提升城市生活 ——从“新区建设打响第一炮”看眉山交通发展

来源:眉山日报 2018-01-01 08:1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刊登的新区建设打响第一炮的报道。成绵乐城际铁路途经眉山市,眉山迈入高铁时代。本报记者 张忠苹 摄

本报记者 王磊

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打通交通动脉至关重要。从没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也没有一级公路,到如今建成“三横四纵”高速路网、“三横九纵”铁路网、“双高双港”立体交通,眉山,一直以飞奔姿态,加速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让我们从省道106线眉山段的改建开始,去触摸如今通江达海的眉山交通发展“脉络”。

新闻回顾

新区建设打响第一炮

1997年12月26日,在位于眉山城北3公里处的东坡镇普田坝村八社鼓乐喧天、喜气洋洋,省道106线眉山段改建工程庆典在这里举行。1998年1月1日,眉山日报第一期报纸头版头条以《新区建设打响第一炮》为题报道了该事件。

根据新闻报道,省道106线眉山段是环绕成都平原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头挑人口大县仁寿,一头连接资源大县洪雅,全线155公里,连接了2条国道、3条高速路、4个县、5条省道公路,是形成全区四通八达的主骨架干道,也是眉山地区建设快速通道的重中之重。改建工程将跨成昆铁路修建全长446米的西来堰大桥、越岷江修建全长695米的岷江二桥;拟投入人民币10亿元,投资形式则运用市场机制,变一家投资为多家投资。

新闻延伸

多点开花 交通通江达海

回望1997年,建区之初,眉山没有高速公路,没有高速铁路,也没有一级公路,通乡通村路等级化、硬化率低,内不通外不畅,到县城需要一小时以上,到成都要两到三小时,到相邻城市也要三小时以上,交通规模小、等级低、质量差。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建区设市以来,眉山始终坚持融入成都、开放合作,不断改善交通基础条件,放大区位优势,掀起交通建设新高潮。

1999年年底,成雅、成乐高速公路正式通车,眉山自此有了高速公路;2003年1月6日,省道106线眉山段正式竣工通车,眉山有了第一条高等级公路;2014年7月,汉阳航电枢纽工程首台机组并网发电,成为岷江中游8个航电工程中首个建成投运发电的航电工程;2014年年底,遂资眉高速公路通车,让眉山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达到299公里,实现了眉山市东西向高速公路零突破,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密度是全省、全国的3倍以上;2014年年底,成绵乐城际铁路正式开通,眉山交通中心正式建成投运,眉山实现高速铁路零突破,迈入高铁时代。如今,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简阳至蒲江段已通车,仁沐新高速公路将通车;总长度252公里“四箭齐发”干线公路按照有特色、无落差、无缝对接成都的要求,多点开花,全面展开建设,促成成眉同城发展……

经过20年的长足发展,眉山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速度快了。公路通车速度从建区时最高40公里/小时到现在的120公里/小时,铁路速度从建区时最高60公里/小时到现在250公里/小时,交通速度不断提升发展高度,交通一路先行。

通道多了。从建区之初一个县只有一条通道,到现在每个区县都有多条高等级通道,尤其优先拓展了北向通道。1997年眉山建区时,与成都之间仅有一条成昆铁路、一条大件路和一条国道,没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县与县之间都是低等级通道,相邻乡镇和村社之间要么是泥土路、要么是断头路。而现在,对接成都的高等级通道已达8条,有力推动了成眉交通互联互通。

路网密了。从建区之初仅有的国道213线、省道103线及省道106线的公路主骨架,发展到现在“三横四纵”高速路网,10条以上的一级公路网以及逐渐完善的农村公路网,已逐步实现路网覆盖全域。

道路宽了。路面宽度从建区之初多为5-12米的简易沥青路,发展到现在一级公路路面宽度至少为23米,最宽达80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如天府大道眉山段,将按与成都同等级标准建设到眉山主城区。

从省道106线眉山段开工,到成乐高速路建成通车;从遂资眉高速通车,到成绵乐城际铁路投运迎客;从建设“成都外环经济强市”,到推进“成眉合作十大行动”,一大批重大综合交通项目的建成投运,推动眉山迈进了高铁时代、高速时代,形成眉山至周边市1小时以内到达,眉山城区至区县半小时以内到达,融入成都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初具雏形。“三横四纵”高速路网、“三横九纵”铁路网、“双高双港”立体交通,让眉山通江达海、融入世界。如今眉山的路网密度是全省的3.3倍、全国的3.6倍,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县县通一级公路,并实现了水运航电零的突破,跻身全省公路交通发达市。

20年来,在交通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眉山市始终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发展,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老城区无缝对接,彭山撤县建区,岷东新区再造新城,奠定了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发展骨架。全域实施“三大工程”,强力推进文化立市,城市品位不断提升。美丽乡村成果斐然,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今天的眉山,城镇化率从1997年的15.6%提升到2016年的43.3%,城镇常住人口超过130万人;眉山城区正由一个“九街十八巷”的小县城,崛起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商的生活品质之城。

交通颠覆区位,洼地效应逐渐显现,全市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连续9年居全省前3位,落户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在全省仅次于成都。

当事者说

招商引资 交通成为名片

2003年1月6日,省道106线眉山段竣工通车,眉山日报记者汪明福受邀前往现场采访。

回忆起当天采访的场景,汪明福说,当天上午,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就赶赴省道106线竣工通车典礼现场。10时18分,省交通厅领导宣布:“省道106线建成通车了!眉山的交通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将强推眉山经济和社会事业高速发展……”这些激动人心的语句,至今他仍铭记在心。

汪明福说,后来他专程驱车前往省道106线去回味那历史性的一刻。在丹棱、洪雅、仁寿,所访问的对象都说出了同样一句话:“省道106线正在给我们带来巨大效益!”招商引资干部说:“眉山一流的交通发展水平已成为招商引资的名片!”

看着省道106线宽阔路面上来来往往的一辆辆车,汪明福感受到了2003年1月6日那一刻给眉山带来的喜悦。

新闻推荐

新年慰问送温暖 扶贫帮困暖人心

本报讯(冯江红)2018年元旦佳节将至。为了让贫困户度过一个喜庆、祥和、温暖的节日,12月25日、26日,市人防办组织干部职工分别前往东坡区金花乡红陵村、仁寿县古佛乡池家村走访慰问贫困户。入户走访中...

仁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仁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李明舟同志简介2017-12-30 02:37
评论:(打通交通“脉络” 提升城市生活 ——从“新区建设打响第一炮”看眉山交通发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