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每到周末的傍晚,东坡城市湿地公园的音乐喷泉便如期开放;不远处的仿古建筑远景楼在一片水雾、音乐和灯光中,让人仿佛有种穿越之感。
眉山是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苏洵、苏轼、苏辙“一门三父子”在唐宋古文八大家中,独占三元,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绝无仅有的光辉存在。陆游曾赞眉山“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
省委书记彭清华来眉调研时强调,眉山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优势,加快文旅融合、文旅共兴,培育壮大现代文化旅游产业,推出更多特色文化旅游产品。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推进景区扩容提质,全面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
文化符号在城市彰显
“音乐喷泉很多城市都有,但眉山的东坡城市湿地公园蕴含了‘东坡’文化,非常独特。”虽然喷泉每逢节假日和周末都开放,但每次还是围满了市民和游客,他们这样评价眉山的音乐喷泉。
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位于眉山城区东坡岛上,公园面积近千亩,加上水域面积有2000多亩,是眉山的“城市之肺”。在2014年建设之初,就请了苏学专家王晋川作为文化顾问,将东坡文化融入公园建设中。
东坡岛与城区连接的三座桥分别叫老泉桥、醉月桥、颍滨桥,都与三苏父子有关。苏洵号“老泉”,苏辙自号“颍滨遗老”,而醉月桥则是根据苏轼的《赤壁赋》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意境命名的。
岛上10座桥的命名及文化创意,是从苏东坡“历典八州,身行万里”所到之处留下的史实和诗词文赋中选取精粹而命名。在公园里,将嘉祐桥、喜雨桥、徐州桥、明月桥、绿杨桥、西子桥、百坡桥、惠州桥、白鹤桥、载酒桥这10座桥走一遍,就可以粗略体验苏东坡一生的履痕。每座桥上,都刻有苏东坡的诗词赏析。
东坡城市湿地公园有“东坡元素”只是其中之一。近年来,眉山对古城门楼、古城墙、三苏祠等城市地标的重塑、恢复和维修,“两宋荣光”眉州大道、东坡宋城、眉州公馆和九巷十坊等城市文化街区的打造,苏轼公园、苏辙公园、苏洵公园、苏母公园等靓丽景观的建成,进一步彰显了城市文化特色,提升了城市品位,增强了市民对眉山这座城市的历史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文化精神从思想扎根
“我要唱支歌,唱给苏东坡,从小立大志,瑞莲吐新荷,最爱松竹梅,胸襟比海阔……”在眉山市东坡小学,这首《我爱苏东坡》是校歌,师生都会传唱。
王晋川是歌曲创作者,他坦言,就是想通过歌曲把东坡文化精神“润物细无声”地扎根于眉山下一代人的思想里。目前这首歌曲已经成为全国100多所东坡中小学的共同校歌,也成了东坡文化进校园全国东坡学校联谊会会歌。
近日,一部由中纪委点题拍摄的专题片《苏门三父子 情操昭千秋》在眉山市掀起热潮,各级各部门纷纷组织观看。“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三苏”家风精髓,以生动的电视专题片展现出来。
从2015年开始,眉山市开始组织苏学专家编写一套15本的《苏轼全传》。“读者看完这15本书,苏轼的一生就像放电影一样显现出来。”王晋川说,除了书籍传播,最近还委托苏学专家编写关于苏东坡的50集电视连续剧剧本。“目前概况已经出来了。”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宇表示,除了每年要到眉山各个中小学开展“东坡文化”进校园讲座,他还和同事一起收集本地的苏东坡传说。其实,“苏东坡传说”(杭州)、“苏东坡传说”(黄冈)已经先后入选国家非遗名录。“眉山是苏东坡出生、成长之地,传说故事更多。”
在眉山,东坡文化已经完全融入了人们思想。
文化产业绘就发展蓝图
三苏书签、青神竹编、仁寿陶艺……今年,在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上,眉山市一批融汇传统与创新、体现东坡故里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集中亮相,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东坡故里新形象。
“参加文博会,目的就是助推三苏书签、青神竹编、仁寿陶艺等文化产品走出去,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同时,通过文博会这样一个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平台,进一步借鉴学习,不断创新发展,推动眉山市文化产业再上新台阶。”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彬说。
眉山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话剧《苏东坡》成功申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并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和全国巡演;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被评为“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同时,眉山市还成功创建“中国散文之乡”,成功举办第八届冰心散文奖颁奖活动,高质量高水平举办第八届(眉山)东坡文化节暨首届四川音乐周、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第九届中国泡菜博览会、“瓦屋山杯”中国国际友城青少年足球邀请赛、2018“万科杯”眉山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重大节会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三苏祠文化遗产保护荣誉证书。
借助文化优势,眉山市成功引进投资1300亿元的恒大童世界和养生谷、400亿元的黑龙滩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创下眉山建区设市以来文化旅游项目投资之最。
当下,眉山市正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并驾齐驱。
新闻推荐
诗书眉山,经典诵读。本报记者古良驹/文张忠苹/图改革开放40年来,在“润物无声”中,眉山不断打造“软”文化的“硬”实力,为建...
青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