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青神新闻 > 正文

青神变化 雷淑芳

来源:眉山日报 2018-11-28 07:19   https://www.yybnet.net/

几十年前,外地人一说起青神,脱口而出的是:青神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的的确确,在那个年代,青神的乡村土路在很多人记忆深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那个挣工分分口粮的年代,壮劳力一天只挣八分钱,村里人一日三餐大多靠粗粮和小菜果腹。那时,村里与外面世界联系的交通要道只有一条机耕道。然而机耕道的路况却十分糟糕——这里一个坑,那里一个凼,坑坑洼洼,惨不忍睹。村里的拖拉机在路上开,颠簸起来就像在跳舞。下一次雨,路上的凼里就装满了雨水,路面好几天都是水汪汪,滑溜溜的。即使天天出大太阳,也得一个星期才能把路晒干。“天晴一把刀,落雨一团糟”,不少村民这样调侃当时的路况。

经过长期的碾压,机耕道上会形成了一条条泥沟,就像火车轨道。拖拉机一旦驶出了“轨道”,挂个彩,擦破皮,都是常有的事。遇上下雨,溃烂不堪的公路犹如一大团烂泥,拖拉机陷在烂泥中,半天都开不出来。实在没办法,村里身强力壮的男劳力都得挽起裤腿下泥潭,后面推,前面拉,大家汗流浃背地费上半天劲,才能让拖拉机从泥坑中“爬”起来。

村里年年修路,但都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只要下一次大雨,路又被压烂了。就像“牛皮癣”,得不到彻底根治。提起这条路,村里人都是苦不堪言。那时,全村人最大的期盼就是能有一条平坦的机耕道。但要实现这个愿望,谈何容易!修路需要的资金对村里人来说就像天文数字。

改革开放以后,村民们多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乡村土路上的坑洼与泥泞在时代的变迁中被填满、抹平,四通八达的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的门口,纵横交错。不仅如此,随着改革开放,农民的经济收入成倍增加,生活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一栋栋小洋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农民住别墅开轿车已见惯不惊。

放眼整个青神,交通劣势得到根本改变,高速公路、铁路、水运等构成了立体交通网络。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青神真正融入成都半小时核心经济圈。青神的交通以“融入成都、支撑眉山、对接乐山”为引领,眉青乐综合运输通道将贯穿青神全境,向北连接眉山直通成都,向南对接乐山沟通川南地区,由铁路客运专线、铁路货运专线、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内河航道组成,形成纵向综合交通走廊,青神的交通区位得到彻底改观。如今,虎渡溪航电枢纽工程、岷东大道、岷江二桥等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将带领青神的交通又一次腾飞。

与此同时,青神的工业也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青神机械产业集群成功跻身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县,形成了以机械为龙头,日化、纺织、医药为重点的工业发展格局,“机械之都”发展迅速,跨越腾飞指日可待。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国竹编之乡”青神不断开放发展,把“竹”制作成了这座城市响亮的名片。其独具特色的千年竹编文化,蜚声海内外,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青神的竹韵传奇将在新时代谱写更为辉煌的续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神人民正以勤劳的双手描绘青神最美的山水画卷和生态家园。山川秀丽、人居优美、富裕和谐的幸福美丽青神,正以追求跨越式发展的脚步向明天迈进。

新闻推荐

联系选民“面对面” 倾听声音“心贴心”

本报讯(记者王丽)11月22日是青神县人大代表集中联系选民活动日。当天,青神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志国来到所在的县人大代表选区...

青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青神变化 雷淑芳)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