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检察官与孩子们交流互动。
童伴妈妈罗秀容(左一)为孩子们送上学习用品。
5月31日,青神县青少年宫在距离县城20公里的瑞峰小学开展第六届“‘我成长我快乐\’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六一”游园活动。活动包括盲人敲鼓、吹乒乓球、夹弹珠、mini高尔夫、标盘掷沙包等13个游戏项目。活动中,孩子们在操场上努力拼搏,尽情游戏,挥洒汗水,与家长们在亲子互动中体会快乐,增进情感。
本报记者 王丽 摄
贴心陪伴 “童伴妈妈”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本报记者 肖倩 文/图
5月30日下午,青神县瑞峰镇黄桷村村委会广场上热闹非凡,在该村“童伴妈妈”罗秀荣、共青团瑞峰镇委志愿者的带领下,50多名孩子载歌载舞,上演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文艺节目,共同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到来。当天,志愿者还为孩子们送上了笔记本、铅笔盒等学习用具。
“黄桷村有38名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父母长期不在他们身边。‘六一\’快要到了,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我们村举办了这次活动,帮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的节日。”罗秀容表示。
致力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2015年,共青团四川省委、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公益研究院在四川启动留守学生(儿童)关爱项目“童伴计划”,在四川省10个(区)县的100个村分别培训一名“童伴妈妈”,让童伴妈妈陪伴留守儿童成长。2017年,共青团青神县委积极向上争取,在黄桷树村试点“童伴计划”项目,该村妇女主任罗秀容因长期从事妇女儿童工作,工作经验丰富,成为该村的“童伴妈妈”。
“作为村里的妇女主任,我平时的工作比较繁忙,所以在担任‘童伴妈妈\’不久,我便在团县委的支持下,聘请村民肖菲菲来协助开展‘童伴妈妈\’的工作。”罗秀容表示,每逢周六、周日,黄桷村的留守儿童们便会集合在村委会,开展读书、画画、唱歌、跳舞、做手工等集体活动。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孩子们的教育,她和肖菲菲还会每月进行一次家访,与留守儿童的长辈交流,反馈孩子们在参加集体活动时的表现,了解孩子们在学校和家中的学习、生活状况。
“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内心比较敏感,我们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他们内心的空白,但他们最需要的还是父母的关心和爱护。”罗秀容说。为此,罗秀容在家访的过程中,收集到村里所有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方式,并建立了一个留守儿童家长聊天群,以便随时和孩子们的父母沟通,告诉他们孩子的近况,让父母经常给家里的孩子打电话,给予他们父母的关爱。
留守儿童刘英(化名)今年11岁。3岁时,她的父母离异,她被判给了父亲。为了挣钱养家,刘英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留她一个人在家与奶奶生活。黄桷村的“童伴计划”项目刚启动不久,罗秀容便发现这个孩子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参加集体活动也不积极。
为帮助刘英更好地融入集体,罗秀容和她单独进行了一次对话,耐心开导她,让她多与自己的同龄人交流。在带着孩子们开展集体活动的时候,罗秀容特别注意发掘她的闪光点,并对她进行鼓励。
慢慢地,刘英变得开朗起来。在罗秀容和肖菲菲每月为孩子们举办一次的小型文艺表演活动中,刘英已经成了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合唱、集体舞等节目中总是少不了她的身影。
而不仅刘英一人,在罗秀容和肖菲菲的陪伴下,黄桷村许多留守儿童也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刘英的例子在留守儿童中非常具有典型性,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们的心事无人分享,便会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他们非常需要大人的陪伴和肯定。”罗秀容表示,在当天活动中她拍了好几段孩子们表演节目的视频,将上传到留守儿童家长聊天群里,让父母们看看孩子们的成长,多多鼓励他们。
党建带群团 欢乐迎“六一”
本报讯(张瑛妮 记者 肖倩 文/图)昨(1)日,青神县白果乡楼坊溪村村委会充分发挥“党建带群团”的引领作用,高度重视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邀请专业教师,带领该村的90多名儿童、180余名家长,开展了“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活动。
活动中,专业教师带领参加活动的孩子和家长学习手势舞,开展打地鼠、迎面接力等亲子游戏。楼坊溪村村委会还为孩子们准确了文具盒、铅笔、图书等各类节日礼物,让孩子们开心过“六一”。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孩子们快乐健康地成长。”该村支部书记宋南卡表示。
人民检察官进校园 携手共筑青春防线
本报讯(见习记者 林琳 文/图)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5月31日,青神县人民检察院“爱源”未检工作室携手团县委和县妇联走进青神县桂花学校,为在校师生送去了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
活动伊始,检察官们以“保护未成年,远离性侵害”为主题向在场师生、家长生动讲解了如何预防性侵害等知识。在随后的活动中,通过互问互答、情景模拟、趣味游戏等多样化授课方式与在场师生、家长进行了交流互动,获得一致好评。
“爱源”未检工作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整合部门资源,引入更多的社会优质资源,进一步推动青神未检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不断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效。
“法治进校园” 护航学生成长
本报讯(戴唯嘉 记者 辜嘉伟)“谢谢叔叔阿姨送给我们的儿童节礼物,通过这次讲座,我不仅明白了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也知道了哪些行为是违法的,还学会了怎样利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远离侵害。”5月31日上午,青神县黑龙镇政府、镇司法所在该镇青竹小学举办了一场“法治进校园暨儿童心理健康”讲座,在“六一”儿童节来临前夕,为孩子们送去了一份特别的“儿童节礼物”。
当天的讲座中,工作人员首先针对校园斗殴、学生沉迷网络、学生吸毒等案例为学生们进行剖析和讲解,提醒大家不要误入歧途,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随后从心理健康的七个方面、心理健康的标准、不良的心理行为表现等为同学们进行了讲解和心理辅导。整场讲座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黑龙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将以此为契机,在今后持续开展法治进校园系列讲座,力求让全镇每一位中小学生都能知法、守法、懂法,学会正确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别是让少年儿童从小养成法治思维和习惯,助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肩负社会责任 为留守儿童实现“小心愿”
本报讯(记者 辜嘉伟)“我的心愿是拥有一套崭新的文具”“我想要一件漂亮的裙子”“我想在节日当天穿上新衣服给爸爸妈妈看”……昨(1)日,青神县经信局在罗波乡西坝村开展的县上企业“爱心扶助 圆梦行动”公益活动中,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实现了自己的“六一”儿童节愿望,得到了期盼已久的礼物。
据悉,此次活动是由县经信局、关工委提前发出倡导,全县共有25家企业报名参加。活动中,25家企业献爱心,组织志愿者为西坝村28名留守儿童认领节日“心愿”,并前往陪伴孩子们共度“六一”。
“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包括书包、图书、衣物、文具等学习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的很多儿童节礼物,他们的父母在外务工,不能陪他们过节,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下健康成长。我们也在此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中。”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真情送基层 慰问暖童心
本报讯(雷书 记者 肖倩)为了使帮扶村的小朋友们过一个幸福快乐的“六一”儿童节,5月30日,青神县气象局组织慰问组,深入白果乡官厅坝村开展“六一”慰问活动。
活动中,慰问组探望了该村贫困儿童,为其送去慰问金,并详细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思想动态,鼓励孩子们要自信坚强、乐观向上、努力学习,长大做一个有作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同时,就如何关爱儿童成长与贫困儿童家长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慰问活动让官厅坝村联系帮扶村的孩子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社会的关爱,促使其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健康成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文浩见习记者胡秉曦)近日,记者从青神县环保局获悉,该县以改善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为主,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青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青神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