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小区,处处充满文明气息。石油小区内,居民在小区楼下锻炼身体。改造后的小区真敞亮。石油小区改造后的大门。紫薇上街63号小区,幸福回家路。
核心提示
因建成年代较早,一些小区慢慢“老”去——基础设施老化、管理失序、公共场所杂乱……当“折旧”成为客观现实,“衰老”的小区何去何从?
老旧小区改造,与民生福祉相连,与城市文明发展相系,事关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如何让老旧小区“变身”,让群众家门口的幸福升级?
2019年以来,彭山区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探索出了“一区一策”改造方式,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期盼,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彭山区共有老旧小区278个,2020年底前完成75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面积58.4万平方米,惠及4764户、约14300人。
今年彭山区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27个,改造面积52.69万平方米,涉及5088户、约15260人。目前已改造完成91个,其余36个已进场施工。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辛凯 熊莉 张丹梅 文/图
看现场
镜头1
紫薇上街63号小区:
“急难愁盼”得解决 老住户回迁“新家”
在彭山区凤鸣街道城西社区,有一个没有名字的小区,因位于紫薇上街63号,大家习惯性地称之为63号小区,是彭山老旧小区改造的典型之一。
9月28日,记者穿过紫薇上街来到该小区一探究竟。63号小区大门不大,设置了电子门禁,安装了监控设备。门口公示牌上,清晰标示着该小区的15分钟便民服务导向图。走进小区,一条长长的巷道干净、整洁,路面做了透水处理。墙面彩绘“爱护花草”与紫薇上街的花草生意交相呼应,粉刷一新的楼道干净整洁。
之前,这个小区却是另外一番场景。因为设施陈旧,缺乏管理,住户们生活极不方便,居住舒适度更无从谈起。
住户们介绍,小区建于1994年,属于巷子楼,此前没有门禁,形形色色的人员在小区随意出入,极不安全。更让住户难受的是小区的下水道——采用老式砖砌结构,且雨污未分流,年久失修,经常堵塞。一到雨季,污水漫地,臭气熏天,住户们苦不堪言。
“以前,我们每年都要凑钱来疏通下水道,就算这样,小区路面还是经常臭熏熏的。”71岁的杨群秀是小区的老住户了,在小区居住了20多年,她对小区充满了感情,眼见周围新小区拔地而起,漂亮又舒适,她十分羡慕,一直期望着自己的小区也能改造得更好。
“以前,小区内墙面掉皮严重,牛皮癣贴满了楼道,给人脏乱差的感觉。”黄玲2018年成为城西社区网格员,每次来到小区,居民都会七嘴八舌地向她“诉苦”。随后社区将情况反应给相关部门,希望对小区进行升级改造。
今年3月,从下水管网铺设到墙面清理美化,一系列从里到外的改造后,小区成功完成了老旧小区改造,破旧的老小区终于“华丽变身”。
“现在,我们这里终于像个小区了,巷道后面封起来,可以停放电瓶车和自行车,前面有了大门,须刷卡才能进入,安全有保障,住起来也舒服多了。”在小区居住了24年的陈霞心里格外高兴。她告诉记者,以前小区环境差,安全无保障,好多老住户都搬走了,小区改造后,一些老住户又陆续搬回来了。“这种老小区,室内面积大,布局合理,住起来冬暖夏凉,很舒适,最重要的是街坊邻居都是老朋友了,有归属感。”
在今年雨季,小区改造后的雨污分流管网已经成功经受住了考验,再也不用经常请人疏通下水道了。“我现在路过这里,就要进来看看,住户们对改造效果非常满意,看到住户们幸福的笑脸,我也很开心。”城西社区网格员黄玲介绍,小区还将进一步规范线路改造,逐步解决小区住户水、电分表入户等问题。
镜头2
石油小区:
“貌美如初”获新生 和谐家园邻里共管
“你看,我们小区不仅有了绿化,有了标准停车位,还有了健身设施。”9月28日,正在小区锻炼身体的张清高兴地介绍着小区的变化。
凤鸣街道城中社区,地处彭山老城区核心区,随着彭山城市快速发展,已被外面“新”发展所包围,辖区内小区逐渐黯然失色。张清所居住的石油小区就是典型。
1988年修建的石油小区,共有2栋楼,4个单元,现有住户48户。由于年久失修,小区地面破损严重,绿化带杂草丛生,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秩序混乱,有时车辆被堵,根本出不了小区。
2019年,石油小区开始进行改造升级,当年年底就改造完成。改造升级后的石油小区,环境焕然一新,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新增非机动车车棚、健身器材、休闲长椅等,规范停车秩序,小区住户的生活更加舒适方便。
如今,走进石油小区,紫薇花正开得艳丽,银杏树也即将迎来最美的秋色,一排排规范的停车位上,车辆停放有序,角落里的垃圾桶摆放规整……整个小区再也看不出“老”和“旧”。
小区改造升级了,如何长久维护?
小区是我家,环境靠大家。石油小区充分发挥业主的主人翁意识,实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成立了业委会,小区日常管理逐渐步入正轨。在小区门卫处,墙上醒目地悬挂着《石油小区卫生评比制度》《石油小区业主公约》《石油小区门卫职责》《石油小区车辆停放管理规定》等,这些由业主们讨论形成的公约,成为小区长治久安的“法宝”。
“小区现在邻里关系十分融洽,互帮互助,有事大家一起商量。”城中社区网格员邓婕介绍,石油小区业主每人每月出40元,聘请小区无工作业主负责门卫和保洁工作,一来帮助小区困难户就近就业,二来小区交给知根知底的老街坊、老邻居管护,业主们更放心。
“以前这里的房子不好租出去,现在好租出去多了,还涨了价呢!”张清坦言,30多年的老小区能改造得如此漂亮、方便,住户们心里都很开心,也特别愿意一起守护好自己的家园。
“城中社区共有137个老旧小区,其中有107个已经进行了改造升级。”城中社区相关负责人孙玉平介绍,城中社区的老旧小区较多,而且大多老旧小区都比较小,改造升级后,小区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存在管理难点。
由于规模小,物业公司不愿入驻,城中社区大部分的老旧小区采用了石油小区类似的自主管理,成立小区业委会或自管委会等,带头管理小区,维护小区升级改造后的美好环境。下一步,社区将积极探索多个小区“连片打包”模式,着力解决小区因规模小而缺乏专业物业管理的问题。
谈经验
“一院一策”+“抱团取暖” 老小区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彭山区围绕提升城市品质,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着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针对老旧小区“脏乱差”环境和居民迫切需要解决的“水电气路”4个“急难愁盼”问题,彭山区围绕“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宜居宜业”工作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充分发动群众,创新工作机制,制定了《彭山区老旧小区改造导则》,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精准化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老旧小区改造怎么改?
彭山区实行“一院一策”,根据小区现状、需求,一个小区一个设计方案,方案成熟一个改造一个。这样的举措,避免了老旧小区改造千篇一律,每个小区的改造升级都精准地解决了该小区的问题。
同时,在老旧小区改造方案设计之初,彭山区首先对社区文化进行挖掘和提炼,让老旧小区改造注入文化元素,量身打造与小区居民息息相关的文化特色,通过一小区一方案、一小区一特色,不仅实现小区旧貌换新颜,更要让居民有归属感、自豪感。
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该区始终坚持“面子”“里子”两手抓,创新性提出“六步七化”工作方法,即“成立组织——居民申请——方案征询——组织实施——竣工验收——管理维护”,实施整治后实现“黑化、序化、亮化、文化、净化、美化、硬化”。
2020年,彭山区改造老旧小区75个,总面积约58.4万平方米,涉及4764户、14300人。
改造后怎么管?“抱团取暖”实现老旧小区有人管。
老旧小区改造的“后半篇”文章便是管理,老旧小区往往面临着规模小、管护成本高、专业物业公司不愿入驻等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彭山区采取社区当“红娘”“连片打包物业”等形式,引导邻近小区“抱团取暖”。
所谓“连片打包”,就是将地域邻近、情况类似的小区连片整合,打包给一家物业公司管理,以就近、便捷的原则对连片小区同步实施人员管理、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绿化维护,既实现人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又有效降低物业运行成本。
彭山区通过这种“化零为整”的方式,有效化解了物业公司赚不到钱、老旧小区无人管的矛盾。2020年,该区已成功实施“连片打包物业”管理老旧小区5个,惠及住户400余户1000余人,先后解决下水道堵塞、机动车乱停乱放、生活垃圾堆置混乱等“老大难”问题10余项,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采访手记
老旧小区改造
焕了“新颜”留住情怀
粉刷一新的墙面、新安装的路灯、黑化的小区路面、新增的健身器材……
老旧小区改造后,居住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居民露出的笑容里,可以感受到老旧小区改造这一举措深得人心。彭山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立足当地实际和居民需求,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之事,不断完善着小区的基础设施,着力打造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功能,让老旧小区焕发出新的面貌。
然而,老旧小区的“老”和“旧”,也正是居民内心深处的记忆,楼老了,但楼里的情怀却越发浓郁。为了留住居民的乡愁,彭山区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着重发掘各社区的文化特色,通过在墙绘、宣传栏等处宣传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让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后仍然散发着记忆中的味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皓杨菲菲)近日,农行眉山彭山青龙支行工作人员接到一位客户电话,对方焦急地告知:公司财务人员遇到了电信诈骗,通过公司...
彭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山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