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在检查过往车辆。工作中的宋嘉威(戴蓝色口罩者)。黄莉抽空与家人通话。彭山三中老师正在线上授课。代玮(左)给村民送生活物资。
□本报记者 雷卓鸣 文/图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眉山市上下迅速行动,万众一心迎挑战、众志成城战疫情,涌现出了不少坚守岗位、共克时艰的守望者,让疫情防控下的眉山充满感动和温暖。
战“疫”路上的父子兵
“请你戴好口罩,安全第一,保护自己也是对他人负责。”2月7日,彭山区一高速路口疫情防控卡点,彭山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指导员宋宇正在执勤。今天本该休息的他却替人站上执勤的岗位,而他替下的不是别人,正是与自己同为交警的儿子宋嘉威。
“儿子连续工作了十多天,非常辛苦,我也没想到他能够坚持下来。”宋宇说,自疫情发生以来,父子俩几乎没有好好在一起吃过一顿饭;宋嘉威每次上岗最少要连续执勤7个小时,还要随时处理紧急任务,有时候他们父子一两天都不曾见上一面,手机联系成了常态。说着他便打通了儿子的电话:“宋嘉威,上午的岗我已值完,中午得回中队处理一些工作,就不回来吃饭了,你下午三点钟的岗要提前到。另外,要注意安全。”
下午3点,因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宋嘉威被临时抽调到彭山滨江路卡点,负责对入城车辆进行检查。
“俗话说‘上阵父子兵’,我和父亲现在都是一线执勤人员,虽然最近很难见上一面,但我俩都有信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宋嘉威说,受父亲的影响,自己打小便对警察有一种崇拜感。
“自我记事起就知道父亲很忙,经常加班。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哪怕他刚刚端上饭碗,也会放下筷子,马上出警。”宋嘉威说,从警之后才明白父亲的不容易,明白了日复一日工作的意义,也读懂了身为一名人民警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连续执勤近半个月的宋嘉威收到了父亲发来的一条信息:“儿子,你下次再执7个小时勤的时候,爸爸替你上4个小时。爸爸还是想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出一分力!”
看到父亲的这段话,宋嘉威动容了。“让我感动的不仅是父爱,也是一名老警察的责任与担当!”
“逆行”路上的白衣天使
疫情发生后,不少“白衣逆行者”24小时待命,随时深入乡村、社区,对外地返眉人员进行跟踪随访,逐人逐户登记,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外来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的实际情况。
彭山区凤鸣街道南星社区医务站医生黄莉便是其中的一员。
1月26日,黄莉接到通知赶赴防疫一线,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没有和亲人见过面,每天只能通过手机视频来了解家人情况。
“家里大部分人都是医务工作者,包括我的爱人、兄弟、妹妹都在抗疫一线,孩子全靠家里的老人照顾。”黄莉说,接到通知后,她便将女儿送到了母亲家。“我也想在家里陪女儿,毕竟她上初三了,要中考了。但疫情当前,守护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
黄莉现在的工作是社区的疫情防控,每天和同事们一起为凤鸣街道的返乡人员进行检查。“一天去检查两次,大家也很支持配合。”黄莉说,她负责的片区有7名自武汉返回彭山的居民,每天定时上门为他们测量体温、检查症状成了她工作的重点。同时,向社区群众宣传防疫知识,让大家能够科学正确的预防感染,消除不必要的恐慌,也是她每天必须要做的工作。
1月29日,黄莉终于得到了短暂的休息,本以为可以和亲人团聚了,但一个突发情况还是让她未能如愿。原来,她所负责片区的武汉返乡人员中,有一个人和另一名外地感染人员同坐过一辆车,需要进行隔离观察。而她也因为与这位居民有接触,需要在家中进行隔离观察。
“这几天没有上抗疫一线觉得有些惭愧,这种焦急等待也是一种煎熬,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好在那位居民确认并未感染,目前已解除了隔离观察。”黄莉表示,“白衣逆行者”也许是父亲、是母亲、是丈夫、是妻子、是儿子、是女儿,但他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医务人员。穿上这件白衣,他们便要为群众挡住疫情,用自己的使命担当和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积极响应教育部“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近日,彭山区各中小学校制定了疫情期间的教学工作方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搭建“空中课堂”。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高三学子高考的脚步。按照原本的学习计划,2月初就得返校学习,如今只能继续留在家里。”彭山一中高三教研组老师胡歧兵告诉记者,为了不耽误同学们的学习,他为同学们准备了解析几何的二轮复习和专题训练作业。在电脑上编辑好试题后,他便将当天的作业发送到学生家长的微信群中,供家长们提醒孩子完成作业。待学生完成作业后,再由家长反馈给他批阅。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通过学生、家长微信群、QQ群进行作业布置与批改成了常态。此外,学校还通过学科网等平台安排学生进行在线学习,实现停课不停教、备考不延期。”该校教导主任祝靖文介绍说。
同样,为实现“停课不停教”,彭山三中“名师工作室”教师章晓梅、刘建和陈晓琴将学生们进行分组,制定了“在线教学+分组辅导”的教学模式,由老师给小组组长进行教学和作业批改,再由组长对组员进行辅导。由此构建了网络学习小组,起到了共同学习、互相监督的作用。
此外,该校还充分运用多个在线授课等平台,利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对作业进行检查和答疑解难,制定《学生在家学习生活情况表》《教师在线教学登记表》《疫情期间一周课表》等让学生及家长填写。
而作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的鹏利小学,也开启了在线教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家长的配合下,有条不紊地在家里进行学习。“窗外的宁静,能让我更加认真地在线学习。”该校学生张鑫玉说。
学生家长廖燕表示,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在家里按照各科老师的要求辅导孩子学习,把疫情给孩子们带来的学业影响降到了最低。
相隔300多公里 异地夫妻坚守抗疫一线
□本报记者 王莉 文/图
“老公,你明天要上路执勤,忙完要记得多喝水哦!”
“老婆,你也要多注意安全,给老乡测体温或者站岗时,口罩一定要戴严实。晚上记得抽空泡个脚。”
……
2月18日,趁着中午休息的空隙,代玮拨通了丈夫刘弋飞的视频电话。虽然只是简单问候两句,但她已经非常开心了。“由于老公轮班执勤的关系,我们的休息时间并不完全相同,有时候特别忙碌,视频通话的时间都没有。但只要一有空,我们会在微信上给对方留言,把自己的情况告诉对方。”
代玮是东坡区崇礼镇蟠龙村的第一书记,刘弋飞是宜宾市筠连县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由于工作原因,夫妻俩每年和家人团聚的时间本就不多。“原本我们打算今年春节在老公家团聚,等他上班了,我再回重庆老家探望父母。”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让夫妻俩改变了主意。为了防控疫情,这对相隔300多公里的异地夫妻主动请缨,走上抗疫一线,至今已有二十多天没有见面了。
“今天有没有发热?有没有咳嗽?你们要安心在家休息,不要出门、串门、扎堆,需要什么就跟我说,我给你们送来……”这些天来,代玮和村组干部、医疗人员一起排查返乡人员,开展防疫宣传,到返乡村民家中进行走访和体温测量,为村民介绍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
而远在筠连县的刘弋飞,同样在一线忙碌。进行车辆查验、证件核实、询问人员情况、协助医护人员测量体温……每天他都忙得连轴转,有时甚至忙到晚上10点多才吃上饭。尽管如此,空闲下来,他会翻看妻子的朋友圈,看到她“全副武装”的照片时,他总会心疼地在电话里叮嘱几句:“进村入户要注意方式方法,每天接触那么多人要戴口罩、勤洗手。疫情当前,我们不能退缩,都要保护好自己!”
新闻推荐
谢建成(左一)来到社区捐款。本报讯(特约通讯员刘树军记者罗端文/图)“感谢你们守护家园,你们辛苦了。每天只要看到你们的身影,...
彭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山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