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芳正在果园中忙活。
正在编织袋厂工作的梁晓霞。
3月9日,“三八”国际妇女节的第二天,记者来到彭山区江口镇双合村,成片的果林映入眼帘,围绕乡村振兴的配套产业正在快速布局,强劲的发展势头羡煞旁人。“全村八个村民小组,其中有五个女组长,在她们的带领下,现在好多青壮年都回村就业了,很多大老板也被吸引来投资了。”村主任刘泽均说,正是因为妇女顶起了大“半边天”,才换来了这样活络的发展景象。
“我们村共有8个组,原来的老组长年纪都大了,找接班人都很难找。” 刘泽均坦言,乡村振兴“缺人”成了双合村发展的制约。发展需要人,村务不能停。为解决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2017年初,双合村发动村里剩余劳动力,让妇女承担起了乡村振兴、村务治理工作的重担。两年时间下来,效果逐渐显现,现在的双合村,已经成为全区乡村振兴示范村。
“鸡毛蒜皮”也关情
今年47岁的梁晓霞是该村1组的组长。“欢迎,家里有点乱,不要介意哈!”听说要采访,她害羞得很,一直委婉地说,“哎哟,我有啥子好采访的嘛,又没做什么好大的事!”
梁晓霞原是峨眉山市人,嫁到双合村已经26年了。在双河村生活的日子,她勤勤恳恳、本本分分,把自己真正融入这块新的土地。通过和丈夫共同的努力,梁晓霞除了把自家生活经营好,她还团结乡里帮助老弱病残,其声誉在村里是有口皆碑。
村里有个曾姓小孩是“黑户口”,由于村小合并整合该小孩要转校,却因其是“黑户口”成了难题。为了这事,梁晓霞没少操心,一直跑上跑下,帮着往上级汇报。这也不知跑了多少次,打了多少电话。在不断的沟通和汇报以及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小孩户口一事于当年10月终于解决,这个压在梁晓霞心中许久的石头终于落地。如今,该小孩在眉山市福利院生活学习。“现在他个子长高了,人也越发精神。”这让梁晓霞很欣慰。
由于口碑好、能力强,2017年初梁晓霞顺利当选1组村民小组长。现今,梁晓霞已经担任村民小组长两年多了,只要工作上的事她绝对认认真真干好。“我觉得最累的工作就是调节各种纠纷,但调解成功了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梁晓霞坦言,只要村民需要她就会一直干下去。
热心肠的“袁大妹子”
今年48岁的袁玉芳,是土生土长的双合村人,现担任3组的村民小组长。
为何要担任村民小组长?袁玉芳笑着说:“还不是因为自己的性格缘故!”据了解,袁玉芳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肠”和“直肠子”,不管是村里人还是陌生人需要帮助,她二话不说就伸出援手;看到邻里吵架,她都会主动管“闲事”,把双方劝来又归于和气。
在未担任村民小组长之前,袁玉芳就一直在一个编织袋加工厂工作,除此之外,她还要操持家务和柑橘园。本来生活忙碌的她,却毫不犹豫接受了村委领导的提议竞选村民小组长一职。因其人品在村里是有口皆碑,袁玉芳最后以高达80%的高得票率顺利当选。“这都要感谢村民对我的信任!”袁玉芳说。
在担职期间,袁玉芳对工作勤勤恳恳、亲力亲为。接到环境治理的任务时,她会立马放下编织袋厂的工作,召集村民一起掏沟渠、扫大街、捡纸袋;接到整理资料的任务时,她会加班加点把资料整理好,在规定时间前提交给上级;听说哪些村民因某些原因产生了纠纷,她会立即赶到现场为双方进行调解……“我还将继续努力,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让双合村的明天更美好。”袁玉芳说。
记者感言:
双合村地处彭山区东南边缘,因地势偏僻、山高路远、交通闭塞、产业落后,原来一直是市级贫困村。这里至今流传着“勇汉往外闯,好女不嫁来”这句话,此话成了这个穷山沟的真实写照,村里有能力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孺。
在农村担任村民小组长的多以男性为主,但在彭山区江口镇双合村,妇女撑起了“半边天”,为双合村的乡村振兴大业挑起“大梁”。这样的方式,不仅解决了乡村振兴“缺人”的问题,还给众多同样存在人才匮乏问题村,在解决该难题时提供了很好的样板。
新闻推荐
虎钮大元帅金印、皇帝册封金银册、青铜摇钱树…… 江口沉银公安追缴文物开始移交
金锭虎钮大元帅金印青铜鸟西王赏功金币3月11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连日来,四川省考古院及彭山区文物部门的...
彭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山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