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步道干净整洁,受到村民一致好评。
因河施策对症下药,让岸更绿水更清。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温选鹏 记者 王莉 文/图)3月1日,在彭山区凤鸣街道平乐社区,该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永忠正和队员一起打捞河道垃圾,确保河道内无垃圾漂浮。近年来,彭山区以提升政治自觉,强化责任自觉为核心,坚持“六化“抓落实,全面提升河(湖)长制质效。
为确保河(湖)长制工作严肃性、连续性,彭山区坚持制度刚性约束,建立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先后建立健全了湖(库)长制实施意见、总河长巡河督导制度等,每条流域一河一策管理保护工作方案及四张清单。健全完善了河(湖)长制挂图作战制度、会议制度、巡河保洁制度,督查巡查制度、工作通报制度。坚持流域和乡镇(街道)交接口出入境断面水质月检测、月通报、季度考核制度等,基本实现了制度化管理。
针对10条河上下游、左右岸地域、距离、污染源实际,彭山区设置完善固定拦渣打捞点位48处,落实巡河保洁员360余人,坚持每日不少于4次打捞与突击打捞相结合,定点定位打捞与人力及打捞船巡回打捞相结合,日均打捞转运漂浮垃圾4吨以上,确保水面无直观漂浮垃圾。同时,坚持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集中、区运转处理”制度,落实散居农户生活垃圾每天专车专人定时定点收集,确保水岸无堆积、淤积垃圾,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覆盖率100%,有效处理率92%以上。
据了解,彭山区委书记任第一总河长,区长任总河长,区级领导任10条河区级河长,区纪委、区人大、区政协领导分别任河道总督、总监、总参;区环保局领导任河道警长;流经乡镇党委书记任10条河30个河段河段长,41座湖(库)湖长、库长;流经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任110条河道河道长。此外,该区还对10条流域、41座湖(库)制定了综合治理、管理保护实施方案,细化了目标、任务、问题、责任“四张清单”,水质改善长期目标和年度任务,并把管理保护触角向“毛细血管”延伸,解决水环境管理保护“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全覆盖。
该区长期坚持区级河长每月不少于1次、乡镇级河段长每旬不少于1次、村(社区)级河道长每周不少于3次督查巡河,区河长办每月不少于2次明察暗访督查督办巡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以落实整改责任,立查立改,跟踪整改成效,问责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责任,并纳入年度考核。
该区还每年制定河长制工作实施意见,坚持围绕河长制工作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督“六大任务”。同时,把各项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分别细化落实到各级河长、各区级牵头部门和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明确主体责任和协作责任,任务细化到部门,责任细化到人头,完成任务时限细化到月,督导巡河记载细化到日时并配以现场图片,实行痕迹管理,水质监测因子升降考核指标细化到千分比。
此外,彭山区还设立了区河长制办公室机构,每年落实河长制办公经费40余万元,落实各乡镇(街道)河长制工作经费300余万元,以区财政投入为主,引导社会和民间资本投入,整合各级各类项目资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清河清淤清“四乱”、水域岸线建设、生态节点打造等河湖库综合治理年度投入资金达1亿元以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春梅记者雷卓鸣)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部署,拓宽涉黑涉恶案件线索渠道,增强人民群众参与扫黑除恶...
彭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山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