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彭山新闻 > 正文

深化改革激活力 ——都市现代农业的眉山探索④

来源:眉山日报 2017-11-17 07:3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李勇军

如果要选取一个词语最能代表时代的精神,那一定非“改革”莫属。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浪潮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春风激荡在广袤的眉州大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城乡统筹发展……眉山农村改革踏石留印、蹄疾步稳,不仅为农业农村发展不断积聚着动力、创造着活力,也为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全局夯实了基础、增添了动能。

放活土地经营权

奠定现代农业坚实基础

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体制改革又一重大创新,放活土地经营权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的新动力,而推动土地规模有序流转,又成为放活土地经营权的关键。

曾经,农民怕业主“跑路”,业主怕农民“难缠”,政府怕无限“兜底”,成了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痛点”和实际问题。

面对现实难题,彭山区积极探索“三级土地预推——平台公开交易——风险前置审查——出险应急处置”的土地流转四步机制。彭山区由财政出资5000万元,成立国有正兴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运用市场化办法,收集全区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并开展地块整合、包装推介和风险防控等业务。公司成为农民与业主间的“桥梁”,也是土地流转业务的“保姆”。

四步机制通过村组、乡镇、公司预先整合包装土地,在专门的交易平台进行竞价,由政府部门对业主进行资质审查,出现风险由公司进行应急处理,从而实现了“业主少跑路、群众得实惠、政府服务更公益”,实现三方受益。

目前,彭山的土地流转模式已在全市推广,各区县和乡镇纷纷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公司,有效促进了土地规模有序流转。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08万亩,占二轮承包面积的41.45%。激活农村土地经营权,使农村土地规模有序流转,使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成为现实,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时代的农业生力军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带来农村社会结构出现“空心化、老龄化”的深刻变化,“谁来种地”已然成为时代之问。

眉山在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基础上,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不断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政策措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专业大户(现代农业业主)、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四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在具体培育过程中,眉山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转变财政扶持方式,完善财政扶持政策,支持和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基地、营销体系和开展自身能力建设。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投资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鼓励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增强实力,打造全国、全省行业“排头兵”。

2016年末,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219家,农民合作组总数达2652个,注册家庭农场2344家,培育现代农业业主达4.84万个。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培育农民合作社356个、家庭农场388家、农业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11个,新创建3个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7个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7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农村金融创新

护航现代农业腾飞

农业产业投入大,见效周期长,畅通融资渠道、保证农业企业和业主资金链充盈是激发其活力、控制风险的必要条件。但长期以来,农业企业和业主面临无抵押物等现实难题,导致金融机构不愿、不敢对其进行贷款业务。

为解决业主发展资金问题,彭山区稳妥推进包括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农房抵押贷款在内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贷款试点工作。在2015年,彭山区就建立了1000万元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基金,并与人民银行等金融部门共同确定了农房抵押、土地经营权抵押、农机具抵押、蔬菜大棚抵押、保险资金直贷等多个创新业务,有效确保了“两权”抵押贷款工作的顺利推进,为农业企业及业主注入了强劲发展活力。

彭山是眉山市创新农村金融的典型。近年来,眉山市紧紧围绕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以党政为主导、金融机构为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力、协会为补充的金融支农“三三”联动体系,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单笔最高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贷款在眉山市发放,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和2项省级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相继在眉山开展。截至目前,全市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达437.5亿元。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眉山一二三产业得以加速融合发展,农业现代化、新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以农为主统筹城乡取得显著成效,“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新闻推荐

兴产业 美乡村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义和答卷”

李建群正在为猕猴桃施冬肥。义和乡万亩猕猴桃园。特约通讯员温选鹏本报记者李幸文/图走进彭山区义和乡悦园村,整洁干净的道路如玉带般在乡间田野里穿梭,道路两旁盛开的芙蓉花美不胜收,田野里大片的...

彭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山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深化改革激活力 ——都市现代农业的眉山探索④)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