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幸
“上午的垃圾已经处理了,现在这个河道比较干净。”昨(28)日上午,彭山区彭溪街道乌龟嘴(小地名),彭溪河汇入岷江的入河口,杨鑫和3名巡河员站在岸边,观察入河口的环境。
每天早晨上班和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杨鑫都会来彭溪河周边,观察几个打捞点,了解情况。最近是河流的汛期,随着降雨的增加,河流的垃圾也比平日多了些,杨鑫也比往常更加操心。
杨鑫,彭山区彭溪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分管彭溪街道环保工作,彭溪河乡级河长。2015年,来到彭溪街道后,巡河、处理环保问题,成了他的日常。
彭溪街道主要有3条河流流经:岷江、湄州河、彭溪河。其中,彭溪河全域在彭溪境内,它是湄州河的支流,最后汇入岷江。可以说,治理好彭溪河是彭溪街道治水的关键。
2015年,彭山区将辖区分为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彭溪街道属禁养区,彭溪河周边大量规模养殖户和有粪便直排污染的散养户必须按期关停。可这,又是一个难题。
“我们家全靠鸭子赚钱,你喊我不养我咋个生活。”在毛店村吕树全的家,他拉着杨鑫,诉说苦楚。杨鑫知道,老吕养蛋鸭多年,维持生计全靠卖鸭蛋,一下子让他不要养鸭,他必然不接受。于是,杨鑫从解决老吕一家的生活出发,准备让他在彭溪河边做小商品生意,考虑让他当河道巡河员,并帮找鸭子的销路。
有了收入来源并很好地处理了鸭子,吕树全很配合街道和村社的工作,没有争执吵闹。“我们理解一些群众的难处,所以在落实规矩的时候要切实帮群众解决难处,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杨鑫说。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至今,彭溪街道处理肉鸭8万余只,蛋鸭200余只,鸡1万余只,猪1200余头,羊80余只,奶牛180余头,基本解决了规模畜禽养殖对辖区环境的污染。
像杨鑫一样的基层环保干部,还有很多,每个都少不了与群众打交道。
彭山区环保局副局长李红霞,年轻的80后干部,回忆起小时候在农村,秸秆可以烧饭、喂牛、铺床,甚至可以盖房子,是农户的宝贝。后来,秸秆却常常被露天付之一炬,烽烟四起,彭山——这个眉山“北门户”曾经深受其扰。李红霞做起环保工作后,与秸秆“干起了仗”,也遇到了跟其他基层环保干部一样的困难和纠结。
最开始,李红霞对于老百姓烧秸秆,无非就是制止,可这边制止那边又燃,常常搞得自己手忙脚乱。
“秸秆烧得厉害的时候,到处黑烟滚滚,晾在院子的衣服是脏的,床上也都是飘进来的草木灰,所以禁烧我当然支持。”她在村里跟农民宣传秸秆禁烧政策时,一位60多岁的老农民这样跟她讲。可老农话锋一转:“大家都烧,又不多我一把火。”李红霞明白,要做到秸秆禁烧,一定要让群众树立“不烧”的意识。
2015年,彭山区从源头治理抓起,切实加强对秸秆产生、存留和处置情况的监督管理;要按照“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总目标,加强巡逻,严格查处“第一把火”;要加强宣传,提高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
在“河长治水”的基础上,彭山区又布局落实“点长制”“田长制”“路长制”,众多的“点长”“田长”“警长”奔波在治气、治土、治尘、治超、治砂等工作一线。从今年开始,彭山区空气质量得到极大改观,一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彭山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13天,同比增加5天,达标率62.4%,同比上升3.1%;PM10平均浓度10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7%。特别是在今年3月后,彭山区通过采取强有力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PM10每月平均下降21.9%,PM2.5浓度每月平均下降8.5%。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海英胡发军特约通讯员温选鹏记者万晓红)今年,彭山区针对换届后干部教育培训人数多、任务重的特点,充分利用距成都高校近、培训资源优等优势,创新采用“111”套训模式,干部培训呈现三大特点。...
彭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山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