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右)和员工在一起研究工作。陈伟检查收购的鲜姜。
“今天的姜不错。”月日一大早,不少村民就给位于彭山区武阳镇泉水村的某食品公司送来小黄姜,公司负责人陈伟打开口袋,拿出一块姜掰开后,凑近鼻前闻了闻说。而对公司每天购进的食材进行检查,于他而言已成惯例,“主要是为了保证食材品质。”
放弃稳定的工作去学厨艺,再到拥有自己的餐饮店铺和公司……靠着勤奋、坚持和不断学习,陈伟在创业路上打开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学习
有付出才有收获
年,陈伟进入水电部门工作。朝九晚五,工资不低,这样的工作让不少人羡慕,可他不想按部就班。年,不顾家人的反对,他辞去稳定的工作,到成都华阳亲戚的串串店里做月工资元的学徒。切菜、配菜,炒料、调汤,他一点点学起。
做餐饮,容不得一丝马虎。有一次,陈伟正在调制锅底,突然有急事必须出去一下,便请同事稍后帮忙下盐。过了一会儿,他回来继续调汤,一尝,发现味道不对。原来同事将盐错下成糖了,自然影响了口感。他立刻倒掉,重新调汤。这也让他在以后的工作中养成了事事亲为的习惯。
“那时,每天早上点过就开始忙碌,要到凌晨2点才能下班,学厨艺是辛苦的。”陈伟说,看着自己调出来的锅底翻滚,鲜香诱人,如同欣赏一件艺术品,这是他在长达个小时的枯燥工作中找到的乐趣。
创业
有拼搏才有发展
在餐饮梦想这锅汤里,陈伟加入了勤奋、坚持与悟性,一年后,他就能在厨房独当一面了。
年,陈伟回到家乡彭山,开了一家串串店,开启了艰苦的创业生涯。为了保证菜品新鲜、味道好,有时早上6点就要赶往眉山城区买菜,晚上下班已是凌晨2点多,但他并没有因时间紧迫和辛苦降低对食材的标准。
对待顾客,热情大方;生意虽小,食材新鲜……陈伟的付出得到了顾客的认可,每天店里客人爆满,最多的时候甚至有多人排队就餐。2个月后,他就收回了成本,并赚了第一桶金。
初次创业大获成功,给了陈伟莫大的信心,接着他在眉山城区开了分店。但这一次,却不如预期的那样顺利,并不得不在熬过半年多后结束了分店的生意。
年5月,陈伟又在彭山开了一家火锅店。这一次,他的管理更规范,聘请了专业前台经理等相关人员。此外,他还创新了“数盘法”。不同价位的菜品分别装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盘子里,方便顾客取用,也节省店员工作量,大受顾客欢迎。
随后,彭山、仁寿、雅安等地都有了陈伟的分店。一些朋友见他生意做得红火,纷纷向他取经,想要转接或加盟。这让他又有了新的想法——为火锅餐饮企业供料。
发展
有梦想才有方向
陈伟决定将店铺转让出去,回家乡建厂。年,他回到老家彭山区武阳镇泉水村开厂,从厂房规划到建设,一点一滴都倾注着他的心血。年,他的食品公司正式成立,主要生产火锅、串串、冒菜底料等。
公司成立了,生意不尽如人意。一些火锅店和串串店反映,底料的味道不好。这让陈伟纳闷了,一样的底料,为什么有些店反馈很受欢迎,有些店却说味道不好?经过走访、了解后他发现,由于底料都是桶装,客户在使用时需要自己配制,由于掌握不好比例,做出的味道自然口感不一。为此,他在产品的包装上做了改进,底料、调料等全部按比例制作成袋,在使用时只要加水即可。在保证了产品口感稳定性的基础上,他又根据各地口味不同,在产品的辣度、油面等方面做了调整。
“现在,我们给四川、重庆、北京、上海等全国余家店供料,年营业额在万元左右。”陈伟说,用心做事让他在同行口碑很好,生意伙伴也越来越多。
创业成功,陈伟并未忘记乡亲,“公司%的员工都是当地人,工资、保险一样不少。”而说到陈伟,村里人都赞不绝口,夸他有想法有魄力。
谈及未来,陈伟说,想从事食品深加工,“我们不少客户在省外,我想把家乡四川的特产卖到更多地方。”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幸)“种植柑橘要注意防范技术风险、管理风险……”月日,在彭山区青龙镇狮子村“农民夜校”授课点,该区农业局经作站站长张咸成正在为村民们讲解果树种植中的风险问题。当日,彭山区首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