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没想到我们农村的房子也能拿来作抵押贷款。这样,我把家里的0.67公顷竹制葡萄大棚改造成钢结构的大棚就不缺钱了。”7月5日,眉山市彭山区观音镇果园村1组53岁农民张术群,用她在该村安置小区的105平方米住房作抵押,不仅通过了彭山邮储银行的授信,而且在现场就成功贷款20万元,彻底解决了她在葡萄生产上的燃眉之急。
据了解,彭山区是国务院2014年底确定的全国农村改革第二批34个试验区之一,也是经全国人大授权,四川省唯一进行农村土地经营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的“两权”抵押贷款“双肩挑”的区县。用农村住房作抵押贷款,是该区按照试验区研究试验的规定课题进行试验性工作的一部分。当天,张术群领到的20万元贷款,是该区发放的首笔农房财产抵押贷款。
3年前,在外地做小本生意的张术群,受彭山群众广种葡萄的创业热潮吸引,回到家乡种植葡萄。由于资金不足,她的大棚使用的是竹片搭建,极不牢固,很不耐用。几年来,受风吹雨浸的影响,其竹制大棚已逐渐坏掉。看到别人的葡萄大棚都是钢结构的,很牢固、耐用,于是张术群便打算把自己的竹制葡萄大棚改建成钢结构大棚。但苦于0.67公顷钢结构大棚需要30万元左右,她一下子无法拿出那么多钱,于是,改建大棚一事便暂时搁置。
正在张术群苦闷之时,该区在深化农村改革中新出台的农房抵押贷款政策,为张术群带来了福音。了解到政策的她,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了申请,相关部门迅速为她办理了房产证,使她向银行贷款有了实质性的抵押物,并及时贷到了款。
记者看到,在当天,该区除了为张术群发放20万元农房抵押贷款外,还先后为叶江、盛建国等10余个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发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268万元,并为20余个农户授信1002万元。
据介绍,为了让农民在需用资金的关键时刻,能用自己在农村的住房作抵押贷款,彭山通过一年多时间的摸底调查,已先后为1600余户农户测量房屋面积,确认房屋产权,并已开始陆续为农户发放权属证明。
据了解,为稳妥推进包括农房抵押贷款在内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贷款试点工作,有效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早在去年,彭山区就建立了1000万元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基金,并与人民银行等金融部门共同确定了农房抵押、土地经营权抵押、农机具抵押、蔬菜大棚抵押、保险资金直贷等多个创新业务,有效确保了“两权”抵押贷款工作的顺利推进。截止目前,该区的“两权”抵押贷款总额已达到7568余万元。(刘树军 本报记者 苏文保 )
新闻推荐
打扫院坝。本报讯(周晋朱荣记者廖文凯潘杰文/图)6月5日,彭山区社会治安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走进该区观音敬老院,开展“情系端午节、爱洒敬老院”关爱活动。当天,志愿者和老人们一起包粽子、拉家常,陪...
彭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山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