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眉山 今日彭山 今日仁寿 今日丹棱 今日青神 今日洪雅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今日眉山 > 正文

投身“三线建设” 书写无悔青春 探访眉山“505厂”的红色印记

来源:眉山日报 2021-04-20 06:15   https://www.yybnet.net/

胡永刚。吕绍清。吴秋生。航拍眉山“505厂”厂区。眉山“505厂”生产车间。

人物名片

胡永刚,今年84岁,党龄63年,先后在邮电部眉山通信设备厂担任党委办公室主任、厂长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长。1997年4月退休后,他被返聘到邮电部工业局参与修志,1999年回厂,2000年又被工厂返聘修志,直到2001年完全退休。

吕绍清,今年78岁,党龄55年,曾在四川省邮电管理局机要局工作。1969年5月调入邮电部眉山通信设备厂载波车间工作,担任过该厂载波车间主任、党支部委员等职务,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

吴秋生,共产党员,今年59岁。其父亲原在长春邮电局工作,为支援“三线建设”,带着全家来到眉山。吴秋生从小在眉山“505厂”长大,通过厂区的技校学习后,80年代进入“505厂”,先后在载波分厂绝缘组、生产管理室、载波机测试班工作。2008年改制后,其负责“505厂”家属区的物业管理等工作。

上个世纪60年代,国家启动“三线建设”,一大批工人、科学家和干部听从党和政府的号召,义无反顾地参与其中。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下,他们默默地奉献青春与智慧,为“三线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弹指一挥间,那些奋斗的身影,曾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战天斗地,谱写了一曲曲催人奋进的“三线建设”之歌。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艳

赵会 杨熹 雷尧 实习生

任佳慧 文/图

A

投身“三线”

创造多个“全国第一”

昨(19)日清晨,记者跟随胡永刚走进曾经的邮电部眉山通信设备厂,昔日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热火朝天的车间人去楼空,工厂内到处杂草丛生。那些曾经的喧闹变成一幅幅照片,定格了逝去的兴盛,倒映出时光里的“三线人”。

谈起当时在厂区内的生活,胡永刚说:“当时,我们住的家属宿舍是没有厨房的,直到80年代初才加修了‘炮楼’式厨房,烧的是蜂窝煤,看的是坝坝电影……生活和工作虽然艰苦,但大家有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改变邮电通信落后面貌,生活虽然过得简单却不乏味。”

“当时的环境,无论职务高低都没有特殊待遇,大家住同样宿舍,吃着食堂做的大锅饭。”胡永刚回忆道,当时的象耳镇离眉山县城很远,又没有公共汽车,进城只能走路,他和同事相约步行去眉山县城,一路上有说有笑,那段日子既难忘又美好。

“邮电部眉山通信设备厂的全体职工为‘三线建设’和我国邮电通信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胡永刚介绍,职工的工作和生活虽然艰苦,却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中国第一套1800路载波通信设备在这里组织全国会战并在京沪杭干线全线开通;一批批12路、高12路载波通信设备运往国内外,12路曾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的发射保驾护航;中国第一套小同轴300路、960路载波通信设备在这里创造,4380路由这里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中国第一套30兆和100兆载波测试仪表在这里诞生;中国第一套光缆通信设备由这里制造并在京汉广干线全线开通……

“在承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三线人’艰苦奋斗、求实创新、风雨同舟、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了开通设备,许多专家、工程技术人驻扎在工程沿线,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奉献,吃住睡都在机房内……”胡永刚说,在京汉广工程开通前,他参加了工厂党委组织的慰问组,到达工程沿线,耳闻目睹了沿线人员的建设事迹,直到现在都让他难以忘怀。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虽然后来工厂在改制中解体,许多人退休后各奔西东,我也年过八旬,但是‘三线人’的精神必将永载史册!”胡永刚说。

B

迎难而上

为“三线”建设奉献青春与智慧

走进邮电部眉山通信设备厂(俗称眉山“505厂”)旧厂区,只见厂区内树木苍翠挺拔,曾经的生产车间、办公楼、情报楼矗立其中,显得清静而又神秘。“1965年开始建厂,1968年12月搬迁,当时的队伍可谓浩浩荡荡。”吕绍清介绍说。

吕绍清是一名转业军人,1969年,他在妹妹的支持下,调到眉山工作。新工作、新环境,给了他不一样的感觉,兴奋、激动但又面临更多的挑战。

“我是小学文化,刚来的时候,对专业知识完全不懂。”吕绍清介绍说,厂里的老员工十分热心,也很负责,他们手把手地教新来的同事,从字母代码学起,然后就是基本的操作技术,“老带新逐渐成为眉山‘505厂’的传统。”

白天跟师傅学习操作技术,晚上看书、做笔记。经过3年左右的学习,他从一名门外汉,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我本来眼睛不近视,在部队的时候还是特等射击手,由于每天晚上都在学习,后来就戴上了眼镜。”据吕绍清介绍,由于订单多、生产量大,同事中有不少像他一样认真学技术的人。

“刚来的时候,生产技术要现学,线圈要自己绕,就连工人俱乐部都是我们自己建造的。”说起刚来时的情景,吕绍清感慨道,由于工作繁重、条件艰苦,就连住的职工宿舍都是用牛毛毡盖的简陋房子。“但正是有了这群不怕累、能吃苦、无私奉献的建设者,才打开了‘505厂’曾经的辉煌局面。”

“有一次为了赶生产,我们连着加了近半个月班,困了就趴在旁边休息一会儿,起来以后又继续干。”吕绍清说。

据吕绍清介绍,眉山“505厂”人最多的时候,正式职工有4400多人,同时还请了周边思蒙、尚义以及眉山县城的人赶制一些简单的产品,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除了抓生产,‘505厂’的党建工作也抓得紧,管理体系十分周全。”吕绍清介绍说,全厂一共有十二个车间(又称分厂),加上劳动服务公司,共有800余名党员。厂里每周六都要组织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书记和委员上午参加厂里的学习,下午依然要在各支部参加学习。

从眉山“505厂”投产到2008年改制解体,许多人将青春奉献于此,同时也在这里安家立业。“我的双胞胎孩子就是在这里出生的,成年后也都在这里工作。”吕绍清介绍说,厂里有子弟学校,有将近八成的职工子弟在这里上学,他们长大后也在厂里上班。

数十年过去,厂区的繁华已然无存,像吕绍清一样,无数三线建设者都已两鬓斑白,进入花甲之年。曾经,他们克服艰苦的条件,为三线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默默无闻的品质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

C

苦干实干

“一条龙”的“三线”生活

“1966年,我妹妹刚满月,我5岁,一家人就随父母,从长春来到眉山,支援‘三线建设’。”在吴秋生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位于东坡区象耳社区原眉山“505厂”,这里的老厂房、旧车间、家属区、工人俱乐部……都透着浓浓的年代感,见证着时代浪潮中“三线人”难忘的时光。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父辈们身上都带着艰苦奋斗和甘愿奉献的精神。”吴秋生说,父辈一代从眉山“505厂”筹建之初便来到这里,修建工厂、培训工人、开发产品,将人生最宝贵的年华留在了远离家乡故土的“三线”。“这一停留,便是一辈子。”

吴秋生四姊妹都在长春出生,在眉山成长,住在“505厂”家属区,在厂内子弟校读书,工作也接替了父母的担子。

吴秋生说,其父亲在“505厂”负责后勤管理、母亲是锅炉工,厂区里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双职工家庭的孩子,大家被送到厂里的托儿所、幼儿园、子弟校。最终经过技校学习,或者下乡锻炼之后,又回到厂里上班,接过父母“衣钵”。

“兴盛时期,厂里穿着工装的职工骑着自行车匆匆去往车间,背着军绿色斜挎包的孩子跑向教室,还有家属在身后追赶着想要递上来不及吃的早点。他们讲着‘工厂普通话’,那是因为‘移民语音’大交融而形成的独特方言。”回忆起眉山“505厂”热火朝天的场景,吴秋生的眼里泛着光。

眉山“505厂”根据国家“三线建设”规划,从原“上海邮电器材一厂”和“北京邮电科学研究院载波机研究室”搬迁至眉山组建而成。因此,其与北京、上海有着天然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从上海到眉山的距离是遥远的,探亲的职工坐着火车,千里迢迢来到眉山。在眉山火车站下了车,带着大小包裹,包里装了家乡特产,还有许多时新的玩意儿,如“的确良”面料的衣服或者大白兔奶糖……

“三线建设”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每年眉山“505厂”都会有大学生远道而来。80年代末,曾有一批从北京邮电大学毕业的学生,他们将随身的行李绑上了自行车,结成车队,从北京出发,风餐露宿,一路骑行到原象耳镇,推着自行车到厂里报到。

那是无所畏惧的一代人,他们在“三线建设”的工程里,挥洒了人生几十载的光阴,浇灌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土地。

新闻推荐

汇宇生物万吨明胶 项目一期建设快速推进

工人对车间进行整体粉刷并安装设备。本报讯(王煦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允浩文/图)4月13日,记者在位于眉山“中国泡菜城”的汇...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投身“三线建设” 书写无悔青春 探访眉山“505厂”的红色印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