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忠才放映电影。
付忠才摆放提示牌。
付忠才和他的老电影院。
夜幕降临,眉山天府新区青龙街道的青龙电影院开始热闹起来,67岁的共产党员付忠才熟练地挂好幕布、打开音响、调好放映机……放映准备工作完成后,他静候着观众入场。晚上7点一到,电影准时放映,直至曲终人散。在光与影中,这位电影放映员已走过45个年头,亲眼见证了当地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街道上看电影的人不断减少,尽管如此,付忠才依然坚守着他的事业。他表示,哪怕只剩下一点“人气”,只有寥寥几名观众,他也会坚持下去,用光影照耀基层文化传播之路,努力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缘起看坝坝电影
——“放电影是我的爱好。”
“付师傅,今晚放啥电影?”“老李,有战争片《地道战》《铁道游击队》,也有武侠片《霍元甲》《新龙门客栈》,你喜欢哪个片子嘛?”付忠才一边架设机器,一边回答影友的问题。
这样的一幕,几乎每天都重复着,风雨不改。45年来,付忠才不止在青龙电影院放电影,还骑着自行车,带着放映机,一路走村串户,为当地群众放坝坝电影。
“没想到自己能当上电影放映员。”1975年,20岁出头的付忠才在党组织的培养下,成为青龙电影放映员,从此这成为他坚守至今的事业。
而要追溯他和电影的情缘,得从他小时候说起。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能看一场坝坝电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只要听到哪个村要放电影,付忠才不管多远都要跑去看。“当时,我梦想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那样就能看很多电影了!”付忠才说。
当了放映员,付忠才发现,放电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20世纪70年代末,放映一场电影,发电机、放映机、大喇叭、影片、银幕等,加起来好几百斤,来来回回搬运……
付忠才回忆,那一年青龙修建成昆铁路大桥,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工每天下班后,没电视看、没有娱乐活动,十分无聊。付忠才便前往工地为民工们免费放电影,大家都非常开心,还打算给付忠才送锦旗,被他婉言谢绝。他说:“放电影是我的爱好,用不着感谢。”
夜色来临,在青龙电影院、社区文化广场、建筑工地等地,每当银幕挂起后,付忠才看着男女老少围坐观看电影,他的心中充满了满足和欣慰。
放映技术不断进步
——“加强学习满足群众观影需求。”
时代在变化,电影放映媒介在更迭,放映技术也不断进步。付忠才亲历了从8.75毫米到35毫米胶片机再到数字化电影放映机,从黑白、彩色再到高清画面……他见证着基层电影放映事业的变迁,感受到“光影”丰富老百姓文娱生活的强大力量。
其实,电影放映不仅是体力活,还是一门技术活。“放映电影包括光学、机械运作原理,还得懂无线电知识,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满足群众观影需求。”付忠才说,以前用的8.75毫米胶片放映机,中途需更换胶片,起初几场电影放得胆战心惊,曾经遇到换片不及时,银幕一片空白,现场黑压压一片,十分尴尬。
不过,付忠才的工作热情丝毫不减。他晚上放电影,白天便练习放映技术,不断提升自己。到了20世纪90年代,放映设备换成了35毫米放映机,电影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吸引了更多人前来观影。“那时,电影院过道上都站满了观众,有数千人。”付忠才说。
从2005年开始,“财政买单,送电影下乡”在全国推行,国家开始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后来,付忠才接触到了数字电影放映机,体积小、画质更清晰,音效更不用说。
如今,付忠才时常来到他的储物房,把一些老机器拿出来擦拭、摆弄。仅用几分钟,他就能熟练地把机器装好,接上电源,镜头照射出跳动的画面,霎时间,似乎看到了曾经千人围坐观看一场电影的盛况。这些都是付忠才的“宝贝”,也是他45年电影放映事业的最好见证。
放映电影超10000场
——“有人看我就会一直放下去。”
投影仪、数字放映机、银幕、提示牌……9月14日傍晚,付忠才像往常一样,把放映设备搬到三轮车上。晚上6点半前,他来到青龙街道莲池社区的放映点,做布置准备工作。
拉幕布、接电源、调试数字放映机,不一会儿,一个坝坝电影放映场就布置好了。这时,在广场休闲的人陆续来到放映点静候开场。“若没有疫情影响,今年我可以放300场电影。”付忠才说,电影里融汇了各种文化,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大家看电影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掌声,那种和谐的气氛和文化氛围很好”。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5年成为放映员至今,付忠才为群众免费放映电影超10000场,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丰富的文化大餐。
除了热爱电影放映事业,付忠才还对基层公共文化工作怀有高度的热情。位于青龙电影院内部的社区书屋收藏了万余册书籍,他按文史、地理、科技、养殖、时政、文化等类别有序地摆放在书架上,供广大读者免费借阅。每逢周末他就在电影院开展下象棋、唱红歌等活动,逢年过节还要组织村(社区)文艺队开展文艺节目排练等工作。
“只要有人看,我就会继续把电影放下去。”付忠才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从入党那一刻起,他就下定决心,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承诺。
这是一名电影放映员的承诺,也是用一颗初心贯穿始终,用电影“摞起”的美好人生。
□本报记者 殷勇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倪珉)为提升川南区域基础产品力并加强工程安全质量巡检工作,碧桂园川南区域运营管理部与综合管理部经过近2个月...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