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眉山 今日彭山 今日仁寿 今日丹棱 今日青神 今日洪雅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今日眉山 > 正文

小习惯带动大文明

来源:眉山日报 2020-05-18 07:18   https://www.yybnet.net/

①新华文轩眉山书城里,温馨提示摆在了显眼位置。

②“一米线”不仅仅停留在地面上,更要刻在人们心中。

③东坡城市湿地公园的望月台空中廊桥上,市民将垃圾扔进垃圾箱。

④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区和等候区距离超过一米。

⑤丰富宣传形式,让“文明”入脑入心。

⑥设置合理数量的垃圾桶,方便市民随时丢弃杂物。

【编者按】

“社交场合讲礼仪,咳嗽喷嚏掩口鼻”“公共场所少聚集,距离一米才适宜”“豢养宠物守规则,拴绳清便见公德”……3月24日,四川省文明办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当前社会交往中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发起“倡导社交文明 加强公共卫生”倡议。

如今,随着社会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人们开始了正常的社交和餐饮。倡议发出已一个多月,效果怎么样?大家的行为因此有何改变?即日起,本报推出《我身边的文明社交行为习惯调查》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我身边的文明社交行为习惯调查(上)

曾经不掩口鼻地咳嗽,喷出的飞沫有可能传播病毒;公共场所聚会、聚餐等活动,人与人之间近距离接触,被感染病毒的机会也会增加;乱扔垃圾杂物不仅会污染空气、水体,还会滋生老鼠、蚊蝇,传染疾病……疫情是一场大考,社交是否文明、是否注意公共卫生,无疑是其中的考题之一。

本期,跟着记者的镜头去看看倡议行动中的“社交场合讲礼仪,咳嗽喷嚏掩口鼻”“公共场所少聚集,距离一米才适宜”“爱护环境担责任,垃圾杂物别乱扔”这部分内容。

□本报记者 王丽 杜艳 文/图

社交场合讲礼仪

咳嗽喷嚏掩口鼻

【文明社交行为①】

【文明背景】

今年3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其中指明:“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也就是说,咳嗽或打喷嚏是引发呼吸道飞沫传播及密切接触传播的最主要方式。

【文明调查】

5月14日早上8点过,正是上班高峰期,记者从眉山城区湖滨路乘坐7路公交车出发,对市民在公共场所是否做到“咳嗽喷嚏掩口鼻”进行走访调查。

途中,和记者在相同站点上车的两名中年妇女一直聊天,其中一名妇女一直咳嗽。听见咳嗽声后,站在这两名中年妇女旁边的几名乘客纷纷将脸转向背对她们的方向,并往后挪了挪位置。直到这两名妇女在市人民医院下车时,没有乘客对其无遮挡咳嗽行为进行劝阻。

随后,记者在城区多家商场、超市走访发现,多数市民能做到“咳嗽喷嚏掩口鼻”,偶有市民不顾他人感受肆无忌惮地咳嗽、打喷嚏。

“有些人就是没有文明意识,咳嗽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考虑一下身边人的感受?”曾在乘坐升降电梯遭遇“不文明咳嗽”的市民张霞无奈地说,“有些人为什么不能换位思考?如果是别人对着他咳嗽、打喷嚏,他还能这么淡定吗?”在她看来,每个人都应该在公共场所保持“咳嗽喷嚏掩口鼻”这样的良好卫生习惯。“文明小动作,包含一份尊重、蕴藏一份健康,人人都应做到。”

记者在走访中观察到,许多未成年人还没有养成“咳嗽喷嚏掩口鼻”的习惯,而家长们也没有把孩子对着周围人咳嗽、打喷嚏当回事。

有这样一个场景,市民李晓红记忆犹新。“一次和朋友聚餐的时候,大家聊得正欢时,朋友家5岁多的孩子突然一个喷嚏,不仅喷了我一脸,还喷得一桌都是。”李晓红说,虽是孩子的无心之举,但其实心里挺别扭的,从孩子咳嗽之后她也再没夹过菜了。“文明需要持久地维护,良好习惯还需传承培养。要让孩子们明白‘咳嗽喷嚏掩口鼻’,对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是有益处的。”李晓红呼吁,家长们在生活中就应潜移默化地对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规范和教育,希望全社会都能携起手来,共同践行文明。

当天,记者随机采访的20余位市民表示,人人都会咳嗽、打喷嚏,但在公共场合最好用手遮挡一下,否则很容易引起别人反感。他们认为,咳嗽、打喷嚏时不进行遮挡的行为,不仅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也是不卫生的表现。比如,在商场乘坐厢式电梯时,空间比较密闭,人员又比较多,如果打喷嚏、咳嗽不进行遮挡,飞溅的唾沫容易传播病菌,会带来健康隐患。

【文明解读】

据了解,人在打喷嚏时一次可以喷出10万个唾液飞沫,这些飞沫以每小时145千米的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除非打喷嚏的人掩住口鼻,否则唾液中所含的细菌和病毒可以在2秒内附着到扶手、座位等被人抓摸和触碰的地方。

专家表示,呼吸系统疾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来自打喷嚏或咳嗽的飞沫,所以,打喷嚏或咳嗽时遮掩口鼻非常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用手来捂嘴的动作很容易将口中的病菌传递到手上,若手未能及时清洗,再碰触他人或东西时,就会再次传播病菌。所以,提倡用手帕、纸巾遮挡。当身边没有手帕或纸巾等物品时,手肘是最佳工具,因为手肘部位接触其他地方的机会较少,散播病菌的可能性较低。

公共场所少聚集

距离一米才适宜

【文明社交行为②】

【文明背景】

当人们在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产生的大量飞沫大部分集中在一米左右的范围。因此,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有利于保护自我、降低感染概率。 【文明调查】

5月15日19时,眉山城区东坡大道一超市迎来许多顾客。市民张敏对照购物清单,推着手推车在生活用品区采购结束后,迅速“转战”食品区,洗漱用品、零食、水果……不一会儿,张敏已经选好想要购买的东西。“事前拟好购物清单,减少在超市停留的时间。”张敏说,以前是慢慢逛超市,现在是买完东西就走。

记者注意到,在超市收银台,张敏排队结账时自觉与前面一位市民保持了一定间距。“保持距离是为了保障安全。自从养成这个习惯后,如果谁站得离我太近,我会觉得不舒服。”张敏说。

排队自觉保持间距的情景,记者在文忠路一大型超市同样见到。该超市收银台有4位顾客等待结账,相互之间相隔了一定距离。扫商品条码、手机支付……市民李想花了几分钟,在自动扫码支付机上支付完毕后离开。相比在收银台付款,李想表示自己更愿意自助扫码支付。他认为这样更快捷,减少了在公共区域停留的时间。

在疫情前就设置了“一米线”的银行网点,记者看到,“一米线”不仅仅停留在地面上,更是刻在了人们心中:坐着等待办理业务的市民也都主动隔开了一个空位;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眉山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窗口设置了隔离带,办事区和等候区距离超过一米;在新华文轩眉山书城,“进店以后请自觉与他人保持2米及以上距离,请勿聚集扎堆”的温馨提示也摆在了显眼位置。

走访中,记者发现,在非上下班高峰期时段的公交车站等公共场所,市民都能较好做到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但是到了上下班高峰期,许多市民仍无法避免在排队等候上车区域与他人“近距离”接触。“为避免‘打堆’的情况出现,我和家人最近都尽量错峰出行。”市民吴杰对于公共场所相距一米才适宜的倡议很是赞同。“‘一米线’是一条安全线,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表现,也是避免交叉感染的有效方法。”

【文明解读】

当无法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时,该怎样做以降低感染风险?

针对日常生活中一些难以与人群保持适当距离的场合,如上下班高峰期的公交车或空间较为狭窄的通道等情况,专家建议,佩戴口罩,并且要特别注意手卫生。乘坐公共交通时应尽量减少用手触摸扶手、靠背、把手等,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窗通风。

爱护环境担责任

垃圾杂物别乱扔

【文明背景】

根据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眉山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禁止乱扔烟蒂、纸屑、果皮、包装盒(袋)、广告宣传单等废弃物。

【文明调查】

5月15日15时许,东坡城市湿地公园里,道路、花坛、草坪、人工湖等地方整洁干净,一名环卫工人正在清扫落叶。

“扫的基本都是落叶,乱扔的垃圾少多了。”该环卫工人表示,以前,遇到乱扔垃圾的市民,他就会上前劝阻,请市民将垃圾扔到垃圾桶内。可现在不一样了,乱扔垃圾的人少了,大家自觉将垃圾扔到垃圾桶内。“看着大家卫生习惯越来越好,心里很高兴,工作要轻松一些了。”

记者在湿地公园的望月台空中廊桥停留的近30分钟时间里,未发现有人乱扔垃圾。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眉州大道东一段的一个居民住宅小区。小区中庭草坪、步道以及垃圾桶周边干净整洁,每个单元楼前都有两个垃圾桶,不时有住户提着垃圾袋来这里投放垃圾。“以前,我们小区有人将垃圾扔到地下停车场,经过物业的劝导,这种现象已经消失了。”住户严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小区住户已经形成了自觉维护小区卫生的习惯,大家还会主动捡起地上偶尔出现的垃圾,将其扔到垃圾桶中。

在湖滨路、江乡路、环湖路等路段,记者看到,路上的垃圾桶外观干净,周边地面没有果皮纸屑;沿路绝大多数商家都放置了相当数量的垃圾桶,密度均比较大,方便市民随时丢弃杂物;一些商场内的垃圾桶,配有带隔离效果的翻转盖子;一些餐饮店内,出现了垃圾桶数量明显多于桌位数量的情况。“顾客随时可以找到丢纸巾杂物的地方,也能一定程度避免乱丢现象的发生,帮助保持卫生的就餐环境。”一麻辣烫店店主说。

记者走访发现,许多市民都有着同样的共识:倡议“爱护环境担责任,垃圾杂物别乱扔”的文明社交行为很有必要,可以提醒大家更加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不断提升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共同营造干净卫生的环境。

【文明解读】

一座城市的卫生是这个城市文明的体现,也是市民素质的反映。要真正营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单单依靠一两个职能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还需要广大市民自觉提高卫生意识,摒弃不文明习惯。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只有每一位市民做到“从我做起”,自觉按点投放垃圾,不随手乱扔垃圾,自觉爱护环境卫生,这个城市的卫生死角才会更少,也才能构筑起全民健康坚实防线。 

【文明社交行为③】

新闻推荐

刘小川:用一流语言写一流文人

刘小川有一类作家,有一种书,或许没有表面上很热闹的名声,但是却像一股清流,走过山谷,走过山野,赢得越来越多的知音。刘小川...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小习惯带动大文明)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