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眉山 今日彭山 今日仁寿 今日丹棱 今日青神 今日洪雅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今日眉山 > 正文

种养循环效益高 留守老人日子甜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20-05-14 06:40   https://www.yybnet.net/

□徐伟 特约通讯员 陶广汉

“再喂些时间,我这6头肉牛就可以出栏了。”近日,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镇付庙村4组一处农家的牛舍旁,七旬老人邹伦清边投喂青饲料边算起养牛账,“养一头肉牛能赚7000元,6头肉牛纯利就是4.2万元,另外加上用牛粪种的4亩水果,全年少说也有7.2万元的赚头。别看我们老两口留守在家,但日子过得比蜜还甜。”

今年72岁的邹伦清有着20多年的养牛经验。他向笔者介绍,1998年前后,庄稼大多还是靠养牛耕种。每当农时大忙季节,用牛一般比较紧张,农户争相租用耕牛,不仅担心延误农时,还增加田间生产成本。正由于这一原因,邹伦清就自己养了一头耕牛。他说,一来耕种自己田土方便,二来还能牵着耕牛帮别人犁田耙地,挣些钱。

后来,随着农村机械化耕作程度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耕田耙田已不再使用耕牛。这样,农村单家独户饲养耕牛的农户就很少见了。但随着城乡群众生产生活品质结构的变化,市场上的牛肉食品“身价”不断上升,让邹伦清从中看到了肉牛养殖的市场“钱”景。

于是,当别人开始淘汰处理耕牛的时候,他却不惜倾尽“家底”,先后从外地市场购回了品质优良的水牛、莫阿牛、西门塔尔牛等不同品种的仔牛,同时将自家闲置的空房改建成标准的牛舍,养殖存栏量常年一般保持在3—9头。

“我们三个成年的女儿先后出嫁,一个儿子又常年在外打工。因此,家里的一切事务全靠我和老伴打理。”邹伦清直言。

圈养肉牛,科学管理是关键。邹伦清凭着自己在多年养牛中积累的经验,根据牛儿生长和壮膘的营养需要,每天与老伴起早睡晚,不是清理扫除圈舍粪污,就是到野外去割运回青草,或拣拾别人弃用的水稻、玉米等秸秆饲料,并搭配购回的部分酒糟、米糠、麦麸、玉米粉、绿豆粉等,做牛的营养饲料。“这样喂养出的肉牛比过去单纯用稻草、秸秆混和青草养出的牛更显得有‘肉气’,长得又快又结实,头头膘肥体壮。”邹伦清算起收益账来满心欢喜,“一头仔牛喂养一年左右即可出栏,养殖成本与获利收入几乎都是对半稳赚。如出栏最多的2018年,我9头肉牛没出门就被牛贩买走,一共卖了12万多元,除去饲料成本,净赚6万多元。即使2019年出栏最少只有2头,但养得膘肥体大,每头肉牛净赚7000多元。现在存栏的6头肉牛,今年又将卖到好价。”

养牛赚钱,牛粪种果,邹伦清走上生态循环经济之路。他说:“我家房前屋后现在种的4.2亩春见、沃柑等优质水果,施用的全是发酵处理后的牛粪尿有机肥料,种出的水果品优质好,既大幅降低了肥料投资成本,还提高了水果效益,今年卖果收入一项就纯赚3万多元。”

如今,富起来的邹伦清老两口不仅建了新居,还将果树林周围的田坎也全修成了水泥生产道。他说:“这样,我们下雨不走稀泥路了,管理和采收水果也很方便。”此外,邹伦清还买了一辆小型运货车,家里电器和用具一件不少,老两口虽然留守在家,但劳作中精神充实,日子也越过越甜蜜。当地干部群众艳羡地说:“这两老能干,又很和睦。”

新闻推荐

秦家交警下农田 帮困插秧午休时

交警下农田为群众插秧。本报讯(魏春明廖文凯文/图)日前,在东坡区秦家镇永增村的农田里,一群交警正在田里忙着插秧。交警不在...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种养循环效益高 留守老人日子甜)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