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明认真检查行驶车辆。郭涛弦(前)与同事仔细审核检验结果。
□本报记者 彭林 文/图
交警张晓明 行走在守护千家万户的路上
3月31日7点30分,在和煦的晨光中,这座城市开启了新的一天。这时,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二大队巡逻三中队中队长张晓明在辖区的巡逻工作已接近尾声。他说,“在一天的开始熟悉各路段和路面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再结合实际预先分析,就能合理安排工作。”而他巡逻一圈下来,最快都得需要四十分钟。
46岁的张晓明,从事交警职业已有14年。对于交警这个职业,他说,纵然辛苦多,但能守护这座城市,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自己也发自心底的感到自豪。
休息片刻,8点10分,张晓明又站上执勤点——诗书路与三苏大道交汇口。正值早高峰,因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车流、人流量较大。他提醒车辆进入待转车区、指挥车辆通行、耐心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帮助打不着火的司机推车到路边……忙个不停。有时,来往行人或司机的一句“辛苦了”,会让张晓明感动不已,“再累,听到这句话也值了。”
9点20分,早高峰结束,张晓明从执勤点下来,又迅速投入到另外的工作中。他开着巡逻车再次巡逻、设置临时检查点,整治乱停乱放、车辆超员超载等违规违法行为。“请出示驾驶证件。”“一定要谨慎驾驶,规范行驶。”“疫情期间,要避免扎堆聚集。”张晓明的一句句叮嘱,温暖着市民的心。
“接到通知,眉山市中小学校将于4月1日起陆续开学。”当天下午,张晓明深入到辖区学校,主动与校方沟通,及时了解情况、做好形势预判。“根据学校开学情况,我们每天上班的时间将提前,做好交通疏导才能保障学生畅通、安全上学放学。”他说。
18点30分,晚高峰结束,张晓明站完一天中的最后一个岗,有些疲乏的他,深深呼了口气,舒展了一下身子,然后换下工作服,准备回家和家人共进晚餐。铃铃铃……电话骤然响起,接起电话,“今晚要查酒驾,请做好准备”的通知打乱了他原本的计划。张晓明告知家人不用等他吃饭后,匆匆扒了几口工作餐,继续走在“路上”,守护着千家万户。
医务人员郭涛弦 坚守在复工复产的阵地
防护服、护目镜、面屏、胶鞋……严格执行三级防护要求;近距离与病毒接触,随时都有被感染的风险;工作任务重,十几个小时坚持不吃不喝是常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眉山医院·眉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检验技师郭涛弦的日常工作状态便是如此。
今年47岁的郭涛弦,从事检验工作20多年。“之前的重点是针对疑似病例,现在的重点是为复工复产的员工做核酸检测,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做近700个人的检测。”3月27日,郭涛弦说,虽然眉山新冠肺炎病例清零有一段时间了,但随着复工复产的项目和企业越来越多,检验科的工作量只增不减。
“虽不面对病人,却直接与活病毒打交道,担不担心被感染?”面对总有这样的疑问,郭涛弦说,主要是战胜心理上的恐惧,只要科学规范防护、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发生感染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因此,每一次他和同事进检验室,都必须穿戴最严等级的防护装备。而穿好一套装备,需要花上20分钟左右。穿脱的麻烦,使得他们尽量少喝水、少吃东西,避免上厕所。
试剂准备、接收标本、标本预处理、核酸提取、核酸扩增……核酸检测一整个环节下来,需要5-7小时。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一旦进入实验室,郭涛弦和同事就尽可能不出来,一是避免浪费医疗物资,二是担心来回穿脱隔离衣造成环境污染。
一天完成4个左右的环节,郭涛弦忙得如同上了发条的陀螺。检测一环套一环,一步跟一步。直到所有标本检测完毕,审核完检验结果,并对医疗垃圾进行高压灭菌、按规定处理后,郭涛弦走出实验室,已是万家灯火。
“每一例检测标本,都是一位被检测者甚至一个家庭,乃至一家企业、一个单位的等待。”郭涛弦深知大家在等待检测结果的那份煎熬。不管当天采集标本到多晚,郭涛弦都要在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尽全力全部完成,好让被检测者早点拿到报告、复工复产。
疫情以来,已检测7500余个样本,所在科室在2020年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成绩合格……郭涛弦用责任成就了不平凡。
新闻推荐
本报讯(黄枭)3月25日,东坡区人民检察院干警到联系乡镇思蒙镇街心花园开展禁毒宣传活动。活动中,该院干警通过悬挂横幅海报、...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