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霞 特约通讯员 陶广汉
“我流转了几十亩土地,目前蔬菜大棚已基本建好,计划种植的番茄正在播种。这个培训正当其时,不仅让我学到了实用的蔬菜种植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这一产业发展认识有了新的提升,帮助我能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新型职业农民。”10月8日,东坡区复兴乡艾村村,刚刚结束了十余天优质蔬菜种植培训的该村蔬菜种植大户代润萍深有感触地说。
代润萍所说的优质蔬菜种植培训,是东坡区今年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中,加快培育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一个缩影。
据该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的职业农民培训,大多单纯地就技术培训技术,而没有从提升综合素质上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针对这一问题短板,东坡区在实施今年中央、省、市关于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的过程中,着力从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出发,从东山蔬菜种植片区的复兴、崇礼、永寿三个乡镇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专合组织理事长、加工企业负责人中挑选30名骨干,作为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对象。在此基础上,依托眉山永恒应用科技职业培训中心,邀请四川农大园艺学院、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专家、教授以及市、区高级农技权威,组成强有力的师资力量,拓宽和创新专业培训内容和方式,按照“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阶段,实行“菜单式学习、孵化式辅导、实训化服务”的分段专题培训。
产前培训,即进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新型职业农民概述、新型农民职业道德、经营管理理念、产业发展模式、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机绿色食品、农业农村法规政策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产中培训,就是有针对性地根据培训设置内容要求,侧重进行优质蔬菜新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农药的正确施用、减肥增效措施等各生产环节的全程技术培训,以此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技能;产后培训,则突出以提升营销水平为重点,进行电子商务、网络销售、鲜销品储存与加工等知识的培训,促进农产品销售,提高产出效益。结合“三阶段”培训,该区始终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每堂专业课讲完,都到学员基地实训参观,通过现场交流互动,为学员解疑释惑,确保学有所获。
据该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学员培训期满时,该区将对其进行考核,对培训合格者将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证书,学员持证书还可到相关部门申请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即可优先享受政府的有关扶持政策。
新闻推荐
倪德君(左二)和刘瑞(中)正在向群众宣传“双创”工作。本报记者蹇玮杰文/图在东坡区白马镇祥和社区有这样一个家庭,一家三代人...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