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东坡文化节开幕式。(东坡区档案馆供图)
三苏研究学会成立合影。(东坡区档案馆供图)
□本报记者 陈甜
前言
回望黑白底色 见证五彩斑斓
70年乘风破浪,共和国气宇轩昂。在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之际,在祖国大地繁荣昌盛的当下,我们欢庆、骄傲且自豪。同样的,我们也应当铭记这一切的来之不易。
共和国的今天,来自于前辈们不懈奋斗的昨天;共和国的未来,更需要今天的我们接力向前。昔日的黑白底色,与当下的五彩斑斓,见证了发展的硕果,也诉说着奋斗的脚步当永不停歇。
谨以此专题,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向前辈致敬,与同辈共勉。
东坡文化作为一面大旗,代表着眉山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而东坡文化节则是眉山东坡文化的集中展示。70年发展之路,东坡文化紧随社会的脚步不断向前。从民间到官方,从本土到世界,不断扩大的规模与影响力,让每一届东坡文化节都显得那么掷地有声。
今日的东坡老家,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而今日的东坡文化,也以更加自信的面貌迈向世界文化之林。
从民间活动到官方庆典
“东坡文化节”是我们现代的说法,但实际上在古代,它就以另外的形式一直存在了。据眉山市的著名苏学研究专家王晋川介绍,自宋以降,民间就有举办纪念苏东坡的活动,那是老百姓的自发行为。
关于苏东坡的官方纪念活动,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期。那时,眉山为纪念苏东坡的诞辰日,会在每年固定的一天举行“东坡会”。这天,专署、社团、学校负责人和知名士绅在三苏公园集会,由三苏公园事务所、民众教育馆负责主持庆祝活动。主要活动是大家齐集三苏祠飨殿,对三苏官服塑像进行祭拜,各界代表发表东坡诞辰祝词。之后,“东坡会”由于种种原因,经历过停止、恢复和再停止。
到了1987年9月中旬,眉山(今东坡区)县委、县政府隆重举行纪念苏东坡诞辰950周年文化经济交流会暨首届东坡文化节。
与以往小范围的苏东坡活动不同,首届东坡文化节显得隆重而又精彩。当时有19个省、市和自治区的代表3000多人来参加纪念活动,其中有著名的苏学专家、作家、诗人、书画家,有苏氏后裔,有国内涉及三苏的文物保护单位代表等,活动内容也极其丰富多彩,有三苏文物捐赠仪式,来自各地的苏氏后裔向三苏祠捐赠四种共50余卷苏氏族谱,美籍华人曹仲英向三苏祠捐赠其珍藏的清代宫廷画家余集的绢本《苏文忠公遗像》;有为培修后重新开馆的三苏祠陈列室剪彩活动;成立东坡画院,并举行首届画展;拜谒苏坟山、参观三苏家乡遗迹遗址;举办了以三苏诗文、轶事、传说为题材的大型灯会,一组组彩灯闪耀在三苏祠林园的亭台水榭之间,吸引了县内外众多观赏者。
此后,每五年在苏东坡诞辰前后举行一届东坡文化节,成为研究、传承和弘扬三苏文化的重要平台。
新闻推荐
本报讯(程诗越廖文凯)9月25日,东坡区司法局、区民政局、永寿镇政府联合在永寿镇冷中坝村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脱贫攻坚·法治...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