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红伟家今年初挂果的猕猴桃。豆红伟冒着大雨绑猕猴桃枝丫。整理猕猴桃送往冻库存贮。
9月3日,天空下着细雨,在东坡区复兴乡山祠村,村民豆红伟正在自家果园内冒雨割草。“最近雨水多,野草长势较快,为了不影响猕猴桃生长,已连续人工除草5天时间”,豆红伟说,随着天气转冷,接下来还要忙着给猕猴桃树杀虫、埋秋肥、修枝、绑枝,确保来年多挂果。
豆红伟是土生土长的山祠村人,一直在外打拼。2015年在该村“两委”的回引下,他决定返乡二次创业种植果树,“不安现状”的豆红伟希望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
□本报记者 王琴 文/图
返乡创业种果树 用双手创造价值
说干就干,当年豆红伟返乡,在本村流转70余亩土地种植猕猴桃和脆红李,其中猕猴桃种植面积为60余亩,脆红李种植面积10余亩。猕猴桃种植要求高,而脆红李种植相对简单,他的主要精力全在猕猴桃种植上,至今已投入100余万元。
“种植红心猕猴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抹芽、疏花、授粉、疏果、套袋、采摘、修剪、绑枝、清园,每道工序都非常重要,都得亲力亲为。而猕猴桃的生长主要是春、夏两个季节,每个关键时刻,都要格外细心。”站在猕猴桃果园里,豆红伟滔滔不绝,猕猴桃根苗非常小气,种植难度比较大,同时要严格按照有机标准种植,喷洒生物农药,人工割草,费时费力,“除了过年耍了一个星期,一年到头都在果园里忙碌。”他说。
以前豆红伟一直在外务工,对农业种植完全不懂,回乡种植水果,其实心里也没有底。但回乡这几年,他逐渐适应了“果农”的角色。现在他坚持每天巡视果园,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猕猴桃生长中出现的问题,遇到不懂的,则先查阅专业书籍,然后再向猕猴桃专家和同行请教交流,小心呵护着果园的每一株果树。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是豆红伟种植猕猴桃和脆红李的第三年,猕猴桃迎来了初挂果,产量1.5万余公斤,产值20余万元,加上脆红李产值10余万元,果园收入达30余万元,“明年不论是产值还是产量都要翻番。”豆红伟感触地说,看到一个个猕猴桃挂满枝头时,心里甜极了,觉得一切都值得。
抓好品质树品牌 带领村民共致富
种水果要种出好品质,树立好品牌,并非易事。
豆红伟向记者介绍,如果管理得当,这些猕猴桃树寿命可达40年。种植期间,人工割草、授粉是其中两大难点。割草需要人工一轮一轮不停地割,每天在他家固定务工的工人有4至5名,忙碌时则多达50名。授粉则最费工,要一个个拔花蕊,再一个个授粉。又因猕猴桃花期短,往往不超过一个星期,授粉期间,每天早上4点起床开始忙碌,直到晚上出现露水时才结束授粉。“往往一天下来,腰痛,脚也站肿了。”授粉本可以在市面上购买花粉统一授粉,但考虑到售卖的花粉存在病毒等隐患,他宁愿辛苦一点也不愿意冒风险,造成更大的损失。
为助力全村的猕猴桃产业发展,该村今年专门成立了合作社,统一提供苗木、技术、农资等,统一规划,抱团发展,树立品牌,助农增收。豆红伟说,现在村里,他和其他6位种植户是首批带头种植的农户,希望通过示范带动,吸引更多村民加入到猕猴桃种植行列,让大家“鼓”腰包。
回乡创业,让豆红伟最欣慰的是家人十分支持他的事业。妻子从事幼教工作10余年,今年也放弃幼教与豆红伟一起打理果园。
看着明年就将全部进入盛果期的猕猴桃,豆红伟满脸喜悦,“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希望自己能够种出最好的猕猴桃。”下一步,等猕猴桃树稳定后,他还想配套种植有机大米,发展林下养殖,并利用村上的资源,运用新的技术,在村内大展拳脚,为建立美丽富裕的山祠村作出贡献。
新闻推荐
9月3日,眉山市县两级检察院在全市集中开展“开学季,法治第一课”宣传教育活动,检察官们走进7所中小学校、职高等,为1200...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