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陶广汉)“水果采摘后,后续管理得马上跟上,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专家的讲解真是太解‘渴’了。”11月10日,在东坡区2018年首期以水果(柑橘)种植技术培训为主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开班现场,参加培训的秦家镇王沟村种植户黄洋兴奋地说,“我种了21亩‘爱媛38号’,平时管理果树,总感觉吃力。这次学习后,我就按照专家说的去整,一定会有更好的收成。”
像黄洋一样参加东坡区今年首期新型职业农民水果(柑橘)培训的果农共有50人。据承担该期培训任务的某职业技能学校相关负责人蒋霞介绍,按照省上下达的选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指标,东坡区遴选出334名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骨干、返乡创业大学生、退伍创业军人等,分期分批、分层分类地进行为期两个星期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并通过颁发培训合格证书,认定新型职业农民身份,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加速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打牢坚实人才基础。
据介绍,为高质量见实效地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东坡区把做好培训工作作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关键之举,对培训机构选择、参加培训对象、课程内容设置、师资力量组合以及培训方式和时间安排等方面高度重视,精心筹划,细化方案,倾力实施。落实6所新型职业培训机构承担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任务,邀请专家学者分别就新型职业农民概论、现代农业(柑橘)发展趋势、农业政策与法规、柑橘科学建园与栽培、优质柑橘栽培技术、农产品电商销售模式等方面内容,采取课堂理论授课与生产现场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启发性、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全面提升学员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水平。
“发展现代农业,我们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我想多学点嫁接、修枝、疏果等方面的知识,让自己的种植技术水平有一个新突破。”东坡区秦家镇卓莲家庭农场负责人李文浩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琴实习生马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是一项惠及大众的民生工程,为更切实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双创”...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