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中心片区规划图。
任何新区的发展,都会历经层层蝶变,市政中心片区也不例外,由曾经的旧颜变为而今的新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不仅是城市功能逐渐齐备完善,还有该区域昂扬向上的发展势头以及节节攀升的潜力价值。
更亮眼的是,苏辙公园、苏轼公园和苏洵公园三大文化主题公园以及东坡竹园镶嵌其中,更是让区域生态环境、宜居环境大大提升。如今,市政中心片区历经了多年的发展,正朝着代表现代都市形象和魅力的生态宜居新城阔步迈进。
重新丈量 城市北拓从市政中心片区开始
规划定位之于区域发展,犹如甘泉之于禾苗。
2006年起,市委提出“完善旧城、繁荣新区、北拓南延、跨江东进、拥江发展”的发展战略。按照北拓战略,市政中心片区被定位为现代都市形象和魅力的生态宜居新城。
按照规划,市政中心片区的功能被定位为市级公共服务中心,商业、居住等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片区。片区将以市政办公中心为核心,形成 “一心、两带、三轴、四区”的结构布局。其中“一心”指眉州大道公共服务中心;“两带”即高压走廊绿化景观带、滨水绿化景观带;“三轴”则是指眉州大道景观轴、东坡大道景观轴、岷江大道景观轴;“四区”涵盖眉州大道西段居住区、眉州大道东北居住区、青衣居住区、同运街商业区。
该区域将坚持“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即坚持产城一体、景城一体、文城一体,强调现代服务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协调发展,高标准、高水平设计,实现现代服务业、生态环境、生活居住、文化休闲、生活配套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融合。
同时,“织补城市、提升形象”,优化城市功能结构,通过对用地、建筑、生态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织补,提升城市形象,延续城市肌理,突出城市特色,构建现代都市形象和独具魅力的生态宜居新城。
此外,该区域还将“引水透绿、美化环境”和“塑造空间、突出特色”,坚持生态打底,北水南引,引水造景,做足“绿”、做活“水”、做美“景”,努力做到500米见绿、1000米见水;做特“文”,强化主题公园的文化塑造和景观大道的标志引领,塑造节点区域和滨水界面的空间轮廓,突出现代文明,展示“两宋荣光”特色。
再见市政中心片区
今日眉山“又一城”
作为宏观政策和区域规划力度强、执行效果好的区域,眉山市政中心片区正发挥着政策吸筹效应,这让它能轻松面对其他区域的挑战。
先看交通纵横捭阖,市政中心片区内,有“两宋荣光”眉州大道、岷江大道、东坡大道等三条眉山城市的主要交通大动脉,再加上靠近成绵乐城际列车、成绵乐高速出入口等,市政中心片区成为眉山城市的交通枢纽。
再看人居氛围十足,学校、商业中心、医院等项目纷纷落户于此,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精品项目在眉州大道沿线拔地而起,犹如一幅美丽画卷,沿着眉州大道徐徐展开。在这里,数万眉山人实现了家庭和事业的梦想。
而作为公园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中心片区建设有苏辙公园、苏轼公园和苏洵公园三大文化主题公园以及东坡竹园,四大公园犹如四颗明珠镶嵌在区域内,让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宜居环境大幅提升。
“北拓”数载,如今居住在市政中心片区,可享受生态之美、交通畅达之便、住宅精美之品。而长远的幸福所需的不止于此,更要关注下一代的教育、父母与亲友的健康、各年龄段的综合消费环境,唯其如此,才能实现全龄共享的永恒幸福,对于居住在市政中心片区的人们来说,这些配套都无比便捷完善。
新闻推荐
戊戌年·季秋初四,眉山大会堂。“昨天到眉山已近凌晨,夜宿柳江古镇,今早心静明朗——湍急的江水冲刷过渐浓的秋意,老旧的字号...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